浅析会计监管与审计相关性
毕
业
设
计
或
论
文
标题: (黑体、一号、加粗、居中)
系
别:
专业方向:
班
级:
学生姓名:
题
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中文摘要
会计监管与审计是我国现代经济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财政稳定发展的重要工具;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对维护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制止违法违规的经济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审计工作对审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准确性的需求较高;最终审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信息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会计监督与审计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会计监督;审计;相关性
Abstract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aud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modern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and also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nanc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is on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account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reventing illegal economic behaviors. The final purpose of audit is to reduce information risk and maintain economic order. In today"s market environment,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aud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China"s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Key words: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udit; relevance
目录
中文摘要
................................ ................
II
英文摘要 . ..............................................III
一.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
1 1 1.研究背景 ...................................................... 1 2.研究意义 ...................................................... 1
二.会计监管的概念及作用
................................. .
1 1 1.会计监管的概念 ................................................ 1 2 会计监管的作用................................................. 1 3. 审计的概念 ................................................... 1 4. 审计的作用 ................................................... 2
四.目前会计监管与审计存在的问题
.........................
2 2 1 经营管理者不了解内部会计制度内涵............................... 2 2.管理的控制弱化控制执行不得力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 3 3.内部会计制度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 .................4 五. . 对审计及会计监管的措施
................................
4 4 1.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 .................................. 4 2.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 4 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 4 4.强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 ................................ 5 5. 实行会计委派制 ............................................... 5 参考文献:
................................................5 5
第 1 页 共 10 页
一. .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会计监管不到位的事情不断发生,就我们了解的资料可以发现 2011 年的一个存在情况,2011 年财政部发起组织让各个地方的财政监察机构选取了能源,资源等各种行业的执业质量检查报告,发现了诸多不真实的失真会计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以及国际上诸多学者对会计违规的相关难题进行了学术研究,确实在我国目前会计违规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研究和防范此事件也是意义重大。
2. 研究意义
(1)有助于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关于偷、逃税的防范以及一系列违法事件。某些经营者为了自己的不轨目的肆意操作利润,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造成不良的金钱效应,导致社会公众利益受损。
(2)有利于公司的治理机构和内部控制机构,为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利于管理者对公司的良好掌控,防止发生重大经济损失。
二.会计监管与审计的概念及作用
1. 会计监管的概念
会计监督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和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 会计监管的作用 (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一切财务收支都要通过会计这个“关口”。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 审计的概念
审计简而言之就是审核会计,审计作为国家授权或者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的单位财政、财务、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监督和审查。
第 2 页 共 10 页 审计行为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审计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等特征。
4.审计的作用 (1)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无论是传统审计,还是现代审计,其基本职能都是经济监督。不仅国家审计具有监督职能,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都具有监督职能。但监督不是惟一的职能。
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主要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监察和督促有关经济责任者忠实地履行经济责任,同时借以揭露违法违纪、稽查损失浪费,查明错误弊端,判断管理缺陷和追究经济责任等。
(2)经济鉴证职能 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合规, 并出具书面证明,以便为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确切的信息,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包括鉴定和证明两个方面。
(3)经济评价职能 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总结经验,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包括评定和建议两个方面。
四. 目前会计监管与审计存在的问题
1 1 经营管理者不了解内部会计制度内涵
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轻视内部会计控制,轻视外部审计监督。习惯于行政指挥,家长制管理现象还普遍存在。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外部审计监督的重要性。甚至对内部会计监管与外部审计监督还存在着许多误解。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但真正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在实际工作中,“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董事会独立性受到干扰,监事会成员主要由公司职工和股东代表组成,在行政关
第 3 页 共 10 页 系上受制于董事会,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遇到具体问题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现象严重。加之对审计工作同样不重视造成人力物料的深层次浪费,更加之加重了管理层的贪腐。
目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取得和继续教育方面,《会计法》和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章制度当中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除需要具备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外,财经法律法规的掌握也被列入了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许多会计人员对法律本身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令人堪忧。在会计人员之中,许多人对于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业务规范和法律责任方面的知识都非常贫之。会计人员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法律责任更加突出。而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即使在新《会计法》全面实施的今天,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跑冒滴漏严重、财会基础工作薄弱化的现象仍较普遍地存在,甚至更有少数会计人员贪污挪用、严重违法犯罪。
2. 管理的控制弱化控制执行不得力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有不少企业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外部的审计监督制度。但它缺少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致使有章不循,还是有的企事业单位将这个制度赋予楼阁,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目前,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甚至有“雨后春笋”之势。携巨额公款外逃,到国外办理“投资移民”;挪用公款赌博,私自将大量资金调到澳门或国外的赌场豪赌,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用公款炒股,动用大量资金在资本市场买卖股票、债券,谋取个人私利;利用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租赁和拍卖等产权变动之机损公肥私;在办理采购、销售、投资、和工程项目等业务中中饱私囊。
分析这些经济犯罪案例,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会计规范即会计工作应遵守的规矩。它是处理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的准绳。
3. 内部会计制度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涉及到一个单位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购销业务管理、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理等各个部门的管理,涉及面广,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应该是科学而严密的。但许多企业是各部门控制各成一块,各管各的,互不衔接,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但总体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一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导致其管理滞后,从而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健全性。二是偏重事后控制,通常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惩处。三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容上片面、零散,不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实际工作中开始并将陆续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受自身固有的概括性、抽象性、可选择性等特征的制约,为了满足不同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其主要规范都带有一定的跨度,使不同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运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估计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但这也会引发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随意性。因此,具体会计准则出台后,要保证和提高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企业必须在具体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企业会计核算要求的内部会计制度。从而,可在制度中明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会计核算方
第 4 页 共 10 页 法,以指导会计实践,保证会计工作按规范运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平平庸庸,墨守陈规,不能在财务管理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不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不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不学习掌握计算机等管理工具,导致有些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不高,自我管制能。另一方面是外部监督,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一些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从局部和本位出发,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突破制度法规红线,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处理,致使监督严重弱化。
五. . 对审计及会计监管的措施
1. 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
《会计法》强调内部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要使违法违纪行为首先遏制在会计工作初始阶段;不能将不法行为放纵到发生并铸成事实后,再寄希望于社会中介机构去审计、财政等执法部门去查办、社会和政府的监督上。这样做,将减少大量社会成本。由此证明,会计立法的精髓在于强化会计工作内部自身法律监督,即用权力制约权力。如果不承认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这个客观事实,则无异于否定《会计法》。只有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单位负责人才能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维护会计法,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干其随心所欲的事;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责任人员才能时时、处处把《会计法》奉为圭臬;所有会计人员才无后顾之忧,才能说真话,依法办实事。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贯彻实施;才能有利于宏观经济决策,维护公有经济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廉正建设,做到弊绝风清。
2. 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第 5 页 共 10 页 4. 强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
新的《会计法》对会计工作赋予法律责任,明确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增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不恰当会计行为侵害所有者权益的风险,不仅会计人员做假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管理当局授意也将被追诉。新《会计法》有力地约束了会计工作,形成会计活动主体与会计相一致的完整责任主体。消除当前主体权利与行为不一致所导致的责任界定不清,相互之间推诿而影响会计监督难以实现的现象。
5. 实行会计委派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者监督,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并不矛盾。委派制的目的是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分离,不存在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以便具有公正性。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借助企业外部会计专业力量进行财务监督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且政府实行会计委派制消除了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当局在经济利益上的共同关系,再冠以新的会计法确定的法律责任,相信长期困扰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将得到彻底根治。
6. 严厉制裁,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
要用法律、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推进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建议尽快完善会计法规,明确执法依据,以利于执法机关对违法造假行为的制裁;引入民事赔偿制度,明确造假者经济上的赔偿责任,通过诉讼程序迫使造假者退出非法所得,增加违法人员的追假成本。财政部门要在《会计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加大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的查处力度,将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改变以往对违法违规部门对事不对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局面。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在媒体公开曝光,营造会计工作法制氛围。
参考文献 :
[1]叶小丽.企业内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监管效能探讨[J].审计与理财,2020(03):48-49. [2]陈江.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智库时代,2020(05):48-49. [3]钊冬梅.基于反腐的会计监管机制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9(21):135-136. [4] 王 杜 娟 , 王 爽 . 国 有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中 控 制 活 动 构 建 思 路 探 究 [J]. 纳税,2019,13(19):267-268. [5]刘小海.云会计的监管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7):56-57.
第 6 页 共 10 页 [6]卢红羽.浅议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及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5):68-69. [7]李晓慧,张明祥.会计监管的演进与发展研究[J].会计研究,2019(02):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