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复习测验卷
七年级语文复习测验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6题,共26分)
1、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1)这对于一班鄙薄( )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
好的教训。
(2)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 )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 )
人听闻了。
(4)后来发生了fēn qí(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5)如果他 kāng kǎi wú sī(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
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6)“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biàn hù(辩护)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我们的教室是个不毛之地,没有任何纸屑,感觉很清爽。
不生长草木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B.一个孩子的生长充满了无数可能,我们切不可只依据一件小事就对他的未来妄下断语。胡乱随意的做出判断。
C.望着高铁奔驰而去,我不由得感慨——逝者如斯。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有惜时之意。
D.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寓言《海的女儿》等。
B.《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诗歌有《嵩里行》等。
c.《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明代文学家。“志异”的意思是记录奇异的狐鬼故事。
D.《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选自《方正》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言语》篇。
4.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讲。“高尚”是褒义词,“卑鄙”是贬义词。
B“包袱”的本义是“包衣服等东西的布”,这个词的比喻义是“某种负担”,如“思想包袱”。
C.当我们把微信二维码分享给别人时,应说“请惠存”,请求别人把作品赠送给我们时,应说“请惠赠”。
D.“强壮”、“清脆”“苍白”“第一”“我们”都是形容词。(序数词)(人称代词)
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0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3)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4)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间。(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6)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用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思念。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探究的动力。当你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两句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6.名著阅读。(4分)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间,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1)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不走西边/不往西天取经,拣无火处走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 的心理。(2分)
(2)《西游记》中天庭两次招安孙悟空,请简述其中一次招安的原因与结果。(2分)
第一次招安是因为龙王和冥君状告孙悟空大闹龙宫和地府,玉帝本意派将降伏,太白金星进言招安。结果孙悟空被封弼马温,管理御马。
第二次招安是因为托塔李天王率领的天兵天将被孙悟空打败,太白金星献安抚之计,结果是孙悟空被封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7-20题3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的 离别愁苦/欲归而不得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相聚的欢乐 的憧憬。(2分)
8.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内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乙】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慎论·察传》)
9.解释下列词语。(4分)
(1)顾野有麦场 顾:看,视
(2)狼不敢前 前:上前
(3)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4)国人道之 道:讲述
10.下列各项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2分)
A.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静以修身(连词,来)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连词,表转折) 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
C.一狼洞其中(代词,代积薪)其人释然大喜(指示代词,这,那)
D.久之,目似瞑(音节助词,不翻译) 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代元方)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不是在井中得到(挖到)一个人。
12.如果你是乙文中的“国人”,面对传闻,今后你会怎么做?(2分)
面对传闻,我们不能道听途说,应该谨慎对待,不信谣,不传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①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上学,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同学们鱼贯而出地走出教室,突然听到有人用嘶哑的声音在唤我的小名:“小狗子!”定睛一看是祖母拿者一把又大又笨的油纸伞,正欣喜地向我招着手。
②看到她土里土气的衣裳,还有那把笨拙的油纸伞,看到她在那么多同学和家长的面前喊我的小名,我羞愧难当,转身冲进大雨中。之后只听到祖母在后面拼命地喊着我的小名,我头也没回。
③回到家,我淋了一身的雨,还在生祖母的气。过了很长时间,祖母才一身泥水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地一进门,就急切地喊着我的小名,看到我回来了,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准到学校给我送伞,更不准在外面喊我的小名。”祖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我听地没有声音,抬头看了地一眼,发现祖母脑后的发髻全散了,脸上还有几道血印....
④后来,我离开了家,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以后又在外地安家。祖母在我的印象中,也渐渐模糊起来。
⑤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一天,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突然,房门被推开了,只见门口映出祖母的一张脸。祖母已是九十高龄的人了,我吓了一大跳,祖母怎么来了!
⑥祖母跌跌撞撞地走到我的床前。她一把按住我的肩膀,说:“快躺下,我来照顾你!”我哽咽道:“您这么大岁数了,我怎么能让您来照顾我?”祖母含嗔道:“我身体硬朗着呢,我会照顾人,你忘了?你小时候还是我带大的,我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喝什么。”
⑦我发现,祖母每天在我床前忙忙碌碌,跟我说话,只喊我“你”,或者“唉”,却从没有喊过我的小名。我忽然想起,那年祖母在学校喊我小名的事,被我恼怒地斥贵了,一定还没有忘记。不知怎的,我心里竟迫切地希望祖母能喊我一声小名。
⑧看着祖母在床前,我突然说了声:“祖母,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祖母身体一颤,紧紫地盯着我,好像不认识我一样。我又说了声:“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祖母这回听清了,她努力地翕动了嘴后,终于喊出了一声:“小狗子!”我脆脆地答应了一声。祖母一下伏在我得床前,轻轻抽泣起来。我轻轻拍打着她得后背,说:“这个小名真好听,您以后能天天喊我‘小狗子’吗?”祖母抬起头,眼睛里滚动着泪花。祖母一声声“小狗子”喊着,我脆脆地答应着。病房里,有了一种明媚和喜悦。
⑨那晚的月亮很明亮。
13.请为选文拟写一个标题。(2分)
再喊我一声小名好吗?
1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祖母为什么会“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2分)
(1)因为受到我的责怪和斥责,祖母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有些不知所措。
(2)因我的斥责,祖母有些诧异有些难过。
15.选文第④段有何作用?(2分)
16.选文第⑧段两次写到“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搬家记
华明玥
①电话预约时,听到薛师傅的声气之壮,就定了由他来替我们搬家,见了真人,才知“声音辨人的高矮强弱是不科学的:预想中有1.8米的薛师傅只有1.65米左右,长得精瘦。他的搬家公司只有四个人:他,他老婆,他的高个子雇工,还有一位被晒得脸上有白框印的眼镜小子。薛师傅吩咐说,过重的东西别往眼镜小子背上招呼:“他是我儿子,过了这个暑假升大二,这是他第一回给我帮工。”
②我就笑,说最重最高大的柜子,当然给他的高个子雇工。薛师傅忙说:“最高的衣柜要往我和我老婆背上招呼,大个子不如我们小个子底盘扎实。还有,你们这种老楼,楼层度紧卡着2.6米,高个子背大柜,半道上会被上面的楼梯面卡着,切记!”
③他本人一看就是干熟了这一行的,片刻不离手的是一条又长又宽的布带子和一卷宽胶带。他一进来就撕胶带,把衣柜的门上下固定住。37摄氏度的天,汗马上涌了出来;
但背着柜子的人绝不能腾出手来拭汗,因为那么沉重高大的实木衣柜,好不容易与身体贴合位,抬手一擦汗,重心一错位,就可能出岔子。因此,薛师傅事先跟儿子叮嘱道:“干咱这-行,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重再难,都不能半途撂下来歇气。这是保证家什的安全,也是保证自己的安全。”
④下一趟就是薛师傅驮着实木书柜下楼,儿子背着书桌迟一步下楼。当父亲的一面留神脚下,一面抬眼看儿子的一举一动,还能开腔指点:“马上就要转弯了,再弯点腰,记着手要在腰眼上抵一把;
转过弯来,千万别把重量放在脖子上,要往下一点,放在脖子和肩膀连着的那条筋肉上,对了对了,这下出气匀了吧。”
⑤等到了楼下,卸下重家什,我才敢笑他:“薛师傅,你竟然让大学生来干这个,你老也舍得?”薛师傅一弹眉毛:“怎么舍不得?他又要换手机,我说你来尝尝一滴汗摔八瓣的滋味,跟我干一天,跟大个子一样领一天工资。干了三天,这小子浑身上下贴满了骨药,躺下去没有空调也能睡得死沉;
干了两个礼拜,也不喊苦喊累了,学会任何分量上肩都咬牙撑者。他原来有点虚胖,现在也长出了腱子肉。这才是男人,要不吃这个苦,再过5年也没这顶立地的一股劲儿。”
⑥家具都搬完了,最后抬钢琴,薛师傅招呼四个人一起动手,两个人在下,两人在上。薛师傅用宽布带挎在肩上兜住钢琴的踏板,同时用手抓住琴背的把手和键盘底下,让钢琴的背面朝墙壁,健盘朝楼梯的扶手,一鼓作气往下抬,薛师傅的儿子不停地招呼大家抬高点,说是踏板千万不能磕碰楼梯。等上了车,小伙子还很细心地拿出一床旧棉胎,抖开,包好钢琴,并且说,开车也要稳而慢,不能急制车,不然钢琴前后一摇晃,内部的机件容易损伤,音准也会受到影响。
薛师傅笑道:“有我儿子,你放心吧。文化人就是对钢琴这样的家什最上心,我们的技术,你掀开琴盖一弹就知道了——都不用请校音师。”
我也会心地笑了,薛师傅让读大学的儿子一起参加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是多么另类呀!目送着薛师傅他们远去,我不装陷入了沉思:舍得让孩子吃苦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太差,目前我们缺失的不正是这种吃苦的教育吗?
17.解释选文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薛师傅吩咐说,过重的东西别往眼镜小子背上招呼。
招呼在这里是放置的意思,指不要给眼镜小子背上放过重的东西。
18.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⑦段的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薛师傅笑道:“有我儿子,你放心吧。文化人就是对钢琴这样的家什最上心,我们的技术,你掀开琴盖一弹就知道了--都不用请校音师。”
这段话运用了语言描写,体现了他的憨厚淳朴、吃苦耐劳、敬业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他的赞美/敬佩之情。
19.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薛师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xx是个……的人,从…...可以看出来。/从…….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1)从他嘱咐将最高的柜子留给自己而不是给高个子雇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憨厚淳朴、吃苦耐劳的人;
(2)从他干活时注意保护物品的诸多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能干、尽职尽责的人;
(3)从他让孩子自食其力,磨练孩子的意志,但又细心把握好“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教子有方、宽严相济的父亲。
20.选文谈到了“吃苦的教育”,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3分)
做父母的,要像薛师傅那样给与孩子真正的爱,适当的让孩子吃吃生活的苦头,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部分 写作(21题,40分)
21.作文。(40分)
也许你曾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因期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忌抄引导语做第一段】
请以“从此,我不再 迷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500字。
《中考满分作文》《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期末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
七年级英语下复习资料3
七年级上册北师版语文复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