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有有哪些
幼儿园教学计划有哪些
写教学计划是为了更好的教学,一起看看下面的幼儿园教学计划,欢迎借鉴!
健康领域
1、会姿势正确、灵活的躲闪跑。
2、会双脚前后跳、单脚连续跳、交替转身跳。
3、能连续跳绳、能助跑跨跳。
4、能边跑边接球、边跑边接球。
5、灵活的向前翻滚,会靠手肘移动身体双脚用力蹬地向前爬行。
6、能单手托提适量物品走、跑。
7、学做韵律操,动作协调、节奏准确。
8、初步养成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绘画时,身体姿势正确,能控制用眼时间,不在强光、弱光下阅读、绘画。
9、初步知道并注意保护牙齿。
10、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1、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
社会领域
1、知道四季变化与人、动物、植物的密切关系,主动探究人与四季变化的规律。
2、初步了解人类、动物、植物都生长在地球上并相互依存,
萌发“地球是我们的家”,应该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知道自己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能做的几件事。
3、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知道应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
4、认识小学校,了解小学生的情况,激发入学学习的愿望。
5、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助人为乐的愿望和情感,关心他人,积极认真的协助成人劳动,愿为弟弟妹妹做事。
6、愿意为集体做好事,懂得个人的行动不应妨碍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语言领域
1、会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朗诵诗歌、散文。
2、能有顺序描述人和事,根据图片线索自编、续编故事。
3、能用连贯的语言有顺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4、正确运用反义词,掌握易理解的成语。
5、能自然、大方地在各种场合、用适当的音量、速度、表情讲话。
科学领域
1、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会自编10以内及加减应用题。
3、学习20以内加减法。
4、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5、会进行图形的分割和拼合。
6、认识人民币,并会兑换。
7、认识钟表、会看日历。
8、能主动探究各种科学、自然现象。
9、种植、观察、记录几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都是有规律的。
艺术领域
1、喜欢各种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特点及优美旋律。
2、能独立的、有表情的唱歌。
3、能正确协调的随歌曲演奏乐器,有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
4、会根据音乐节奏准确地做动作。
5、培养幼儿合作绘画、制做的乐趣,能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会较合理的布置画面。
6、能利用废旧材料与自然物制作玩具及装饰品。
7、能欣赏和评价自己及同班的作品。
幼儿园教学计划有哪些
导读:
写教学计划是为了更好的教学,一起看看下面的幼儿园教学计划,欢迎借鉴!
幼儿园教学计划有哪些
健康领域
1、会姿势正确、灵活的躲闪跑。
2、会双脚前后跳、单脚连续跳、交替转身跳。
3、能连续跳绳、能助跑跨跳。
4、能边跑边接球、边跑边接球。
5、灵活的向前翻滚,会靠手肘移动身体双脚用力蹬地向前爬行。
6、能单手托提适量物品走、跑。
7、学做韵律操,动作协调、节奏准确。
8、初步养成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绘画时,身体姿势正确,能控制用眼时间,不在强光、弱光下阅读、绘画。
9、初步知道并注意保护牙齿。
10、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1、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
社会领域
1、知道四季变化与人、动物、植物的密切关系,主动探究人与四季变化的规律。
2、初步了解人类、动物、植物都生长在地球上并相互依存,萌
发“地球是我们的家”,应该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知道自己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能做的几件事。
3、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知道应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
4、认识小学校,了解小学生的情况,激发入学学习的愿望。
5、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助人为乐的愿望和情感,关心他人,积极认真的协助成人劳动,愿为弟弟妹妹做事。
6、愿意为集体做好事,懂得个人的行动不应妨碍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语言领域
1、会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朗诵诗歌、散文。
2、能有顺序描述人和事,根据图片线索自编、续编故事。
3、能用连贯的语言有顺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4、正确运用反义词,掌握易理解的成语。
5、能自然、大方地在各种场合、用适当的音量、速度、表情讲话。
科学领域
1、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会自编10以内及加减应用题。
3、学习20以内加减法。
4、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5、会进行图形的分割和拼合。
6、认识人民币,并会兑换。
7、认识钟表、会看日历。
8、能主动探究各种科学、自然现象。
9、种植、观察、记录几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都是有规律的。
艺术领域
1、喜欢各种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特点及优美旋律。
2、能独立的、有表情的唱歌。
3、能正确协调的随歌曲演奏乐器,有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
4、会根据音乐节奏准确地做动作。
5、培养幼儿合作绘画、制做的乐趣,能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会较合理的布置画面。
6、能利用废旧材料与自然物制作玩具及装饰品。
7、能欣赏和评价自己及同班的作品。 【幼儿园教学计划有哪些】 1.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有哪些 2.幼儿园上学期教学计划有哪些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教师教学计划 4.幼儿园下教学计划 5.幼儿园的周教学计划 6.幼儿园教学计划
7.教学计划幼儿园 8.幼儿园的中班教学计划
上文是关于幼儿园教学计划有哪些,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教学模式有哪些
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对师生活动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
1.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
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每一个模式都有一个内在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的方向性和独特性是由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决定的。例如: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结构主义教学模式(布鲁纳的概念获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2.教学功能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要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即教学模式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构建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要素,它影响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的组合方式,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例如,合作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民主精神、独立人格、交往能力和创造才能。
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教学结构和体现教学活动的逻辑过程的操作顺序。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合理处理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合理确定按照时间流程从逻辑上展开的各个教学步骤(即教学过程结构)例如,加涅的累积性教学模式的活动程序是:注意→知觉→获得→保持→提取→迁移→反馈→强化,八个步骤。它包含了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师生复杂心理活动顺序、教学方法的运用顺序这三个方面的整合。
4.师生交往系统
在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是构成一定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要素。主要有四种类型:⑴高度集中型(如讲授模式),即教师是活动的中心,是信息的来源,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⑵温和型(如“探究──发现”模式、合作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⑶放任型(即松散型,如自学辅导模式、活动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只提供一些帮助和辅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⑷管理型(如程序教学模式),这是高度集中型和温和型的中间类型。
5.反馈方式
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外显行为作出反应。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反馈方式有不同的要求。
6.支持条件
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环境、设施、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手段、教学的时空组合等。例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认知前提行为、情感前提特性和教学信息结构三大变量。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对于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各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于实现教学模式的功能起到不可或和缺的作用,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从不同的基点出发有不同的分类。例如,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它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主要有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为基础的模式(皮亚杰);
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式(加涅);
概念获得模式(布鲁纳)。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个别化教学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其核心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如前苏联戈盖巴维利等一批学者创立的合作教育学。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把教育看作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它通过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并驾驭自己的环境,来提高目标行为质量和减少不适应的行为。如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智力行为多阶段形成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加里培林)等。
在国内,教学模式的分类也有多种。有人按师生活动的不同强度把教学模式依次分为注入式、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和放羊式等五类。第一类教师活动强度最大,学生最小,依次递减(递增)至第五类则表现为教师活动强度最小,学生最大。
有人从教学意义的生成方式把教学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替代性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教师呈现教材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第二类是“生成性教学模式”,其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第三类是“指导性教学模式”,它是“折衷于前两者之间的产物”,它在前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扬长避短,使前两者的优点相得益彰。再如,有人从教学活动特征可将模式分成以下五类:“指导──接受”模式;
“自学──辅导”模式;
“探索──发现”模式;
“情趣──陶冶”模式;
“示范──模仿”模式;
用分类的方法来考察教学模式,实际上有割裂各种相关理论和模式并勉强予以界定等缺陷,但它毕竟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不同模式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现有的教学模式。对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纵向去追寻它的来龙去脉,从横向去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分析和取长补短,从而有利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除了像讲解法、阅读法、练习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法、实习操作法等基本方法外,还有发现法、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弦、六因素单元教学法、三算结合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纲要信息图表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学导迁移教学法、三读两疑程序式教学法、单元目标教学法、反馈教学法、结构式教学法、台阶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全息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等各式各样的教法。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目的在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各种学法,也不断涌现。诸如:程序学习法、类比学习法、结构式学习法、举一反三学习法、检索信息式学习法、迁移学习法、联想学习法、定向浏览学习法、四环式学习法等学法。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把多种多样的各种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将它们归属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
(一)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依据是对人的活动的认识, 认为教学活动包括了这样的三种成分,即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把教学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第三大类:“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2、
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
分类的依据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联结理论。
(教学方法——学习刺激——预期的学习学方法。
第一种方法:呈现方法。
第二种方法:实践方法。
第三种方法:发现方法。
第四种方法:强化方法。
3、
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
依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
教师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
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设计等方法;
个体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独立设计、计算机教学等;
实践的方法,包括现场和临床教学、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方法。
(二)中国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
李秉德教授主编《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
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
探究法等。
2、
黄甫全教授提出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
黄甫全教授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三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三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是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第二节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这里所阐述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具体实施形式:
(1)讲解教学方法 (2)谈话教学方法 (3)讨论教学方法 (4)讲读教学方法 (5)讲演教学方法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重点]
1、定义: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 (3)发现教学法
3、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4、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创设问题的情境 (2)选择与确定问题 (3)讨论与提出假设 (4)实践与寻求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三、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1、定义: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2、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练习法 (2)实验法 (3)社会实践法 (4)研究性学习法
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1、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
现代教学媒体根据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等。
2、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教学功能,其中主要的方面体现在:
(1)再现功能。
(2)集成功能。
(3)交互功能。
(4)虚拟功能。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一、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重点]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另外,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
(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
(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
课题—探究式;
实验—论证式)
(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
(八)其他教育教学的方法举隅:
1、语感教学法 (洪镇涛、王尚文)
2、思路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 (于漪)
4、案例教学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点拨教学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
7、导读教学法 (钱梦龙)
8、目标教学法(布卢姆)
9、反馈教学法(刘显国)
10、问题教学法(杜威、马赫穆多夫)
11、欣赏教学法
12、活动教学法 (杜威)
13、点面教学法
14、愉快教学法 (上海一师附小等)
15、成功教学法 (上海闸北八中)
16、整体教学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学法 (美国的斯莱文、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18、启发式教学法 (《学记》、柏尝试教学法拉图)(邱学华)
19、设计教学法 (克伯屈)
20、发现教学法 (布鲁纳)
21、创新教学法 (奥斯本、吉尔福特、陶行知)
22、差异教学法 (华国栋)
22.单元教学法
23.比较教学法
24.程序教学法(普莱西、斯金纳)
25.直观教学法
26.图示教学法 (王松泉)
27.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
28.竞赛教学法(罗树根)
29.大语文教学法(张孝纯)
30.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
31.掌握学习教学法(布卢姆)
32.道尔顿制教学法(柏克赫司特)
33.有意义学习教学法(奥苏贝尔)
34.迁移教学法 (马芯兰)
35.尝试教学法 (邱学华)
36.学导式教学法 (胥长辰)
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的理论是教学理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人类有教学活动开始,随之也就有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应用。在千百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人们创造和总结出难以记数的各种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1、
中外对教学方法的不同界定
由于时代的不同,由于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的不同,由于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的差异,使得中外不同时期的教学理论研究者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界说自然不尽相同。
2、
教学方法不同界定之间的共性
(1)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2)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3)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
3、教学方法的内涵 [重点]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把多种多样的各种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将它们归属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
(一)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依据是对人的活动的认识, 认为教学活动包括了这样的三种成分,即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把教学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第三大类:“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2、
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
分类的依据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联结理论。
(教学方法——学习刺激——预期的学习结果)
依据在实现预期学习结果中的作用,学习刺激可分为A、B、C、D四种,据此相应地归类为四种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学方法。
第一种方法:呈现方法。
第二种方法:实践方法。
第三种方法:发现方法。
第四种方法:强化方法。
3、
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
依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
教师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
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设计等方法;
个体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独立设计、计算机教学等;
实践的方法,包括现场和临床教学、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方法。
(二)中国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
李秉德教授主编《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
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
探究法等。
2、
黄甫全教授提出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
黄甫全教授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三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三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是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第二节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这里所阐述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具体实施形式:
(1)讲解教学方法 (2)谈话教学方法 (3)讨论教学方法 (4)讲读教学方法 (5)讲演教学方法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重点]
1、定义: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 (3)发现教学法
3、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4、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创设问题的情境 (2)选择与确定问题 (3)讨论与提出假设 (4)实践与寻求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三、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1、定义: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2、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练习法 (2)实验法 (3)社会实践法 (4)研究性学习法
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1、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
现代教学媒体根据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等。
2、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教学功能,其中主要的方面体现在:
(1)再现功能。
(2)集成功能。
(3)交互功能。
(4)虚拟功能。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一、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重点]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另外,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教学计划有哪些
教学设计内容有哪些
文科有哪些专业有哪些科目
教学设计内容有哪些内容
理科有哪些科目,文科有哪些科目
上一篇:老师教案模板内容
下一篇:四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