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家长、小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
五月是花的海洋,五月是歌的世界,五月是瑰丽的诗篇,五月是美丽的画舫。今天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小三班将在这里举行“三字经经典诵读”比赛活动。首先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的到来。本次活动开展的目的是锻炼幼儿胆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
为了将活动顺利开展,请家长带好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大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另外请家长记住自己孩子的参赛序号,提前做好准备。
本次活动评分方式我们将以分数的高低评出
一、二、三等奖。奖状在活动结束前现场进行颁发。所以请家长不要提前离开活动现场。
另外我们还邀请了3为家长和本园2位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掌声有请 的妈妈, 的爸爸, 的妈妈,以及小朋友熟悉的好朋友老师郑老师。欢迎你们的到来。
xx县幼儿园小三班三字经朗诵活动现在开始。
结束词:
A: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
B: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中荡漾。
合:xx县幼儿园小三班三字经朗诵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
并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
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新三字经》
春日暖,秋水长,
天行健,人自强,
人之春,在少年,
求学路,曲弯弯,
大海阔,踏浪尖,
铁可磨,石可穿,
燃红烛,化春泥,
学与思,琢与磨,
省吾身,思己过,勤奋者,功必成,图小利,毁名声,学知识,长本领,
学先辈,慰英灵,思夸父,追光明,
学中品,品中升,
知荣辱,习礼仪,
见人贤,即思齐,
宠思辱,安思危,
兴五常,正纲纪,
礼者雅,民所需,
明人伦,孝第一,
虐老人,悖情理,
勤照料,细护理,
真善美,是三金,
雾茫茫,雨纷纷,
财试人,火试金,
道不邪,有知音,
博爱心,宜长存,
恶为疾,是孽根,
德智体,是三好,
登书山,善思考,
戒网瘾,防泥沼,
站如松,坐如钟,和风吹,百花香。生我材,为兴邦。光阴迫,惜时间。路是弓,人是箭。高山险,勇登攀。攻必克,胜必谦。呕心血,育桃李。知与行,相交错。言必行,行必果。开创者,业必兴。贪大财,易丧命。崇人文,尚理性。传家宝,要继承。效愚公,事竟成。苦中练,练中精。不知礼,无以立。仰高洁,弃粗鄙。福思祸,利思义。处世训,应牢记。智者明,民所依。家道昌,门风立。天不容,法不依。寸草心,报春晖。人之根,国之魂。眼见事,未必真。慎褒贬,善恶分。德不孤,必有邻。忠恕道,伴终身。善为宝,乃福音。争三好,是目标。游艺海,陶情操。陋习俗,应改掉。卧如弓,走如风。青少年,有理想,倡和谐,民所望,生有涯,知无限,头不回,弦不断,守琴心,抱剑胆,我学子,重师礼,授知识,传道义,成于勤,毁于惰,败与胜,非天命,贪逸者,手必空,私欲烈,弊丛生,数理化,天下用,学女娲,补苍穹,学经典,育华英,石中玉,木中松,遵公德,守纪律,两分法,辨是非,欲利群,先修己,仁者爱,民所喜,信者诚,民所誉,对长辈,忌无礼,父母老,勿嫌弃,羊跪乳,乌反哺,真在情,善在心,千里风,万里云,良言出,冬亦温,己不欲,勿施人,毁人者,必自损,柔若水,义薄云,德为上,智为高,莫赌博,勿喧闹,清肌肤,洁心灵,听其言,观其行,立大志,做栋梁。兴道德,国运昌。苦攻读,莫偷安。志不渝,永向前。温而厉,恭而安。感师恩,为人梯。人才群,功德碑。荒于嬉,败于奢。得与失,乃互生,爬行者,难成龙。心怀公,百路通。文史哲,世理明。仿后羿,济苍生。出凡俗,入佳境。云中鹤,人中龙。兼相爱,交相利。三思行,慎有益。树新风,从我起。义者刚,民所宜。扬正气,振国威。凡出言,用敬语。若有病,快就医。父母在,儿孙福。美在意,形在神。背后语,莫全信。恶语吐,箭穿心。己欲立,而立人。玩火者,必自焚。人心归,天下顺。体为本,风华茂。远毒品,斥黄妖。正衣冠,修其容。明其道,计其功。
精气神,是三宝,
克敌弓,不可少。
精神力,紫气豪,
民族魂,华光照。
男儿品,贵似金, 贫不移,富不淫, 重名节,防微尘, 松有志,不倨傲,
女儿魂,洁如云。
威不屈,辱不忍。
浩然气,贯古今。
竹有节,不折腰。
能抗争,能沉稳, 精有源,气无垠, 松竹梅,是三友, 梅有香,不争俏,
能高歌,能低吟。
心通道,道通神。
岁月寒,不分手。
三结义,品自高。
轻私利,重友谊,
结善缘,忌猜疑。
遇无礼,莫斗气,
求大同,存小异。
人至察,无知己,
水至清,则无鱼。
传闲言,非儿戏,
听谗言,要警惕。
闻流言,不唱随,
逆耳言,宜听取。
有人缘,群贤聚,
无良知,众人离。
成人美,济人危,
见人险,义勇为。
邦有道,助有规,
巧为浮,拙为贵。
口拙者,无是非,
天地水,是三元, 慎开发,节能源,
元气旺,福气添,
正清和,是三经,
脚不斜,心不惊,
欲不贪,情不纵,
一人力,难经风,
国不和,刀兵起,
社会和,少暴戾,
港澳台,亲兄弟,
倡五讲,揭新篇,
讲卫生,忌污染,
心灵美,无邪念,
我中华,开新纪,
好传统,莫荒弃,
和平颂,入太空, 眼拙者,无怨怼。
养万物,亲自然。
播绿色,种福田。
心神怡,寿延年。
践行者,事必功。
中正者,乐平生。
心清者,人必敬。
百人力,能抗衡。
家不和,骨肉离。
民族和,国之基。
同根生,共呼吸。
尊四美,扬新帆。
讲秩序,忌散漫。
语言美,无脏言。
倡文明,兴正义。
百福临,千祥集。
和谐曲,咏无终。
愚在表,智在内, 天道厉,地道严, 芳草地,碧云天, 天人合,永世安, 不信邪,曰为正, 不浑浊,曰为清, 曰为和,不纷争, 千人力,大无穷, 人不和,心不齐, 将相和,力生威, 和合力,胜金玉, 讲文明,忌野蛮, 讲道德,忌空谈, 行为美,做典范, 五千年,文化力, 和谐经,警世钟,
建小康,求繁荣, 勤补拙,大智慧。
水性柔,顺而险。
杏花村,桃花源。
地球村,乐陶然。
路不偏,中道行。
阴阳分,泾渭明。
和为贵,和则兴。
万人力,四海宁。
志不和,道分歧。
家庭和,万事吉。
和生祥,彩云归。
讲礼貌,忌傲慢。
日日新,不间断。
环境美,建乐园。
传至今,了不起。
铭在心,贵在行。
兴中华,奔大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26.1.《三字经》读后感 2.乐乐看书的日子 3.书包的自述 4.未来的桥 5.我最喜欢的体育老师 6.一句话日记 7.看图作文 8.自我介绍 9.我的家乡 10.学洗袜子 11.放花炮 12.堆雪人 13.自我介绍 14.入冬以来第一场雪 15.新学期打算 16.帮妈妈做家务 17.不乱扔果皮 18.助人为乐的小白兔 19.爱护环境(看图写话) 20.不劳动的小蜜蜂 21.我为妈妈做点儿事 22.养金鱼记 23.我第一次做饭 24.一只小乌龟 25.我的妈妈 26.我的心愿
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27.看图说话《小猫钓鱼》 28.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29.我的家 30.可爱的燕子 31.小兔运南瓜 32.母亲节 33.我给妈妈洗脚 34.学画画 35.有趣的游戏 36.感恩的心 37.值日生的工作 38.未来的交通工具 39.过年的一件事 40.又到六一儿童节
三字经 内容介绍: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蒙学教材,流传广泛,家喻户晓。相传《三字经》的作者是宋代名儒王应麟,但它从雏形到定形经历了较长时间,历代都有增补和加工,使它成为一本内容丰富的蒙学读物。
《三字经》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都有一个中心: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及时且方法正确,儿童就能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材。
2.从“为人子,方少时”到“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讲名物常识。先后介绍数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常识。
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读书的次序,包括小学、四书、六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和五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
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载治乱,知兴衰”,讲述中国的历史发展,朝代更跌盛衰存亡之事。
6.从“读史者,考实录”到“戒之哉,宜勉力”,介绍历史上勤勉好学的范例,勉励学子们勤奋读书,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是有一定顺序的,体现出作者重在懂礼仪而非仅仅求知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内容上,作者强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种教育思想是积极的。可以说,《三字经》不仅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也是《三字经》得以长久流传的重要原因。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话,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着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道,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好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帝号纷。
迨灭辽,宋犹存。
至元兴,金绪歇。
有宋世,一同灭。
莅中国,兼戎狄。
九十年,国祚废。
明太祖,久亲师。
传建文,方四祀。
迁北京,永乐嗣。
迨崇祯,煤山逝。
廿二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
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三 字 经
rãnzhīchūgǒubùjiāo
xìngběnshàn
jiàozhīdào
xìngxiāngjìnguìyǐzhuān
xíxiāngyuǎnxīmângmǔ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xìngnǎiqiān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jiàowǔzǐzãlínchùzǐbùxuã
duànjīzhù
dîuyānshān
yǒuyìfāngmíngjùyáng
yǎngbùjiào
fùzhīguî
jiàobùyán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fāngshǎoshíshīzhīduîzǐbùxuéfēisuǒyíyòubùxuélǎohéwéiyùbùzhuóbùchéngqìrénbùxuébùzhīyìwéirénz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xiàoyúqīnqīnshīyǒuxílǐyíxiāngjiǔlíngnéngwēnx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yuēchūnxià
yuēqiūdōng
cǐsìshí
yùnbùqiïngfùzǐqīnfūfùshùntiāndìrénsānguāngzhě
rìyuèxīng
sāngāngzhě
jūnchényìyīérshíshíérbǎi
bǎiérqiān
qiānérwànsuǒdāngzhíróngsìsuìnéngrànglídìyúchángyíxiānzhīshǒuxiàodìcìjiànwénzhīmǒushùshímǒuwén
sāncáizhě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豚,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shēnãrzǐmùshíjīnsīyǔzhú
nǎibāyīn
gāozēngzǔ
fùãrshēnzǐãrsūn
zìzǐsūn
zhìxuáncãng
nǎijiǔzúyuēxǐnùyuēāijù
ài
â
yù
qīqíngjù
páotǔgãrãnsuǒshímǎniúyáng
jīquǎntún
cǐliùchù
rãnsuǒsìcǐwǔchángbùrïngwěn
dàoliángshū
màishǔjì
cǐliùyùmùjīntǔcǐwǔxíng
běnhūshù
yuērãnyì
lǐzhìxìnyuēnánběiyuēxīdōngcǐsìfāngyìnghūzhōngyuēshuǐhuǒ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zhǎngyîuxùrãnzhīlúnfùzǐēn
fūfùcïng
xiōngzãyǒu
dìzãgōngyǒuyǔpãng
jūnzãjìng
chãnzãzhōng
cǐshíyì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fánxùnměng
xūjiǎngjiū
xiángxùngǔ
míngjùdú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lúnyǔzhě
ârshípiān
qúndìzǐ
jìjiāyánmângzǐzhě
qīpiānzhǐ
jiǎngdàodã
shuōrãnyìwãixuãzhěbìyǒuchū
xiǎoxuãzhōng
zhìs
ì
s
h
ūrãnsuǒtong《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嘉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zuîzhōngyōngzǐsībǐ
zhōng
bùpiān
y
ō
n
gbúyì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敬》通,《四书》熟,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hàoliùjīng
dāngjiǎngqiú
yǒu
liánshānyǒuguīcángyǒu
zhōuyì
sānyìxiáng
yǒudiǎnmïshīs
h
ū
y
ì
l
ǐ
chūnqiūshǐkědúxiàojìngtōng
s
ì
s
h
ū
shú
rú
liùjīngzuîdàxuãnǎicãngzǐzìxiūqízhìpíngzhì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 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 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 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大小戴, 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jīngzǐtōngyǒuxùngàoyǒushìmìngshūzhīàowǒzhōugōngzuîzhōulǐzháoliùguāncúnzhìtǐdàxiǎodàizhùlǐjìshùshângyánlǐlâbâiyuēguïfēngyuēyǎsînghàosìshīdāngfěngyǒngshījìwángchūnqiūzuîyùbāobiǎnbiãshànâsānchuánzhěyǒugōngyángyǒuzuǒshìyǒuyùliángjīngjìmíngfāngdúzǐcuōqíyàojìqíshìwǔzǐzhěyǒuxúnyángwãnzhōngzǐjílǎozhuāng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dúzhūshǐkǎoshìxìzhīzhōngshǐzìxīnïng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xiāngyīxùnzhìhuángdìhàosānhuángjūshàngshìtángyǒuyúhàoârdì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guïhàoshāng
liùbǎizǎi
zhìzhîuwáng
zhōuwǔwángbābǎizǎi
zuìchángjiǔxiàchuánzǐ
jiātiānxià
sìbǎizǎi
qiānxiàshâchēngshângshìxiàyǒuyǔshāngyǒutāngzhōuwãnwǔchēngsānwángtāngfáxià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zhōngyúxiànzhìxiàopíngwángmǎngcuàn
guāngwǔxìng
wãidōnghàn
sìbǎiniánwâishǔwú
zhēnghàndǐng
hàosānguï
qìliǎngjìnshǐjiānbìngchuánârshì
chǔhànzhēng
gāozǔxìng
hànyâjiànshǐchūnqiūzhōngzhànguï
wǔbàqiáng
qīxiïngchū
yíngqínshìzhōuzhãdōng
wánggāngzhuì
chěnggāngē
shàngyoushuōshǐzhūzhîu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sîngqíjì
liángchãnchãng
wãináncháo
dōujīnlíngfēndōngxī
yǔwãnzhōu
yǔgāoqí
dàizhìsuí 宋齐继,粱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之灭,国乃改。粱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guïnǎigǎiliángtángjìn
jíhànzhōu
chēngwǔdài
jiēyǒuyïuchúsuíluànchuàngguïjī
ârshíchuán
sānbǎizǎi
liángzhīmiâyītǔyǔbúzàichuán
shītǒngxù
tánggāozǔ
qǐyìshīběiyuánwâi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狄。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qiānběijīngmíngtàizǔ
jiǔqīnshī
chuánjiànwãn
fāngsìsìyǒnglâsì
dàichïngzhēn
mãishānshì
qīngtàizǔyǒusîngshìyìtïngmiâ
bìngzhōngguï
jiānrïngdídìhàofēndàimiâliáo
sîngyïucún
zhìyuánxìng
jīnxùxiēyánsîngxìngshîuzhōuchánshíbāchuánnánběihúnliáoyǔjīn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清太祖,yīngjǐngmìng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宣统,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zhàozhōnglìngxīzhîngní
shīxiàngtuï
gǔshângxián
shàngqínxuãdúl
ǔ
l
ù
n
bǐjìshì
xuãqiěqínkǒuãrsîngxīnãrwãi
cháoyúsī
xīyúsīshíârshìqīngzuîzhōng
kǎoshílù
tōnggǔjīn
ruîqīnmùjìngsìfāngkâdàdìngzhìxuāntǒngnǎidàtïng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pīpúbiānxuēzhújiǎn
bǐwúshū
qiězhīmiǎn
tïuxuánliángbǐbùjiào
zìqínkǔ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zhuīcìgǔ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ârshíqīshǐfāfân
dúshūjí
bǐjìlǎo
yïuhuǐchírúnángyíngrúyìngxuějiesuīpínxuãbùchuîrúfùxīnrúguàjiǎoshēnsuīláoyïukǔzhuïsūlǎoquán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nãngyǒngshībǐjìchãngzhîngchēngyì
ěrxiǎoshēng
yílìzhì
yíngbāsuìmìqīsuì
nãngfùqí
bǐyǐngwù
rãnchēngqíruîliánghào
bāshíâr
duìdàtíng
kuíduōshìěrxiǎoshēngyízǎosī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nãngyǒnglìngěryîuxuãdāngxiàozhī
càiwãnjī
nãngbiànqín
xiâdàoyùnbǐnǚzǐ
qiěcōngmǐn
ěrnánzǐ
dāngzìjǐng能咏呤。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tángliúyàn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shēnyǐshìfāngqīsuìjǔshãntïngzuîzhângzìbǐsuīyîu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quǎnshǒuyâěryîuxuãmiǎnãrzhìyǒuwãizhěyìruîshì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fēngniàngmìjīsīchãngǒubùxuãhãwãirãncántǔsī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yángmíngshēngyîuãrxuã
zhuàngãrháng
shàngzhìjūn
xiàzãmínxiǎnfùmǔ
guāngyúqián
yùyúhîurãnbùxuãbùrúwù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qínyǒugōngxìwúyì
jiâzhīzāi
yímiǎnlìrãnyízǐ
jīnmǎnyíng
wǒjiàozǐ
wãiyījīng
经验分享开场白
经典诵读开场白
经验交流开场白
经典诵读开场白
汉字开场白(共8篇)
上一篇:中药房实习自我鉴定
下一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