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评估:1.产前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剥、有产后出血分娩史等。
2.合并胎盘残留、胎盘植入。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实行一级预警:
1.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出血量≥200ml 2.连续两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 3.1小时内累计出血量≥200ml 一、立即求助报告大夫 二、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路 三、吸氧(5-6L/分)
四、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出血量、宫底高度 五、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 六、与家属及产妇沟通并安慰产妇
出血量超过5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者,实施二级预警:
保暖、心理护理、监测产妇精神状态、皮温及色泽、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尿量(每小时)、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宫底高度、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查心肝肾功能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 及时与家属沟通签字
出血量超过10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实施三级预案 继续心理护理及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如皮温、皮肤黏膜色泽、并注意产妇静脉充盈度。
监测: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出血量、及液体出入量、宫缩情况,每15分钟记录一次;
实验室检查: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急查D-二聚体、3P试验、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及心肌酶。
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
抗休克、预防DIC和感染:输液、输血、应用抗生素;
关注心肺肝肾功能变化、病情变化、风险和目前处理方式等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须实行IV级预警管理:
1、出血量超过2000ml,出血还没控制; 2、可能出现DIC; 3、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4、有生命体征改变,高度怀疑内出血者。
IV级预警的处理:
1、继续监测并记录每15分钟一次 2、实验室检查,酌情缩短复查时间 报告院领导组织院内抢救小组紧急救治、启动县级抢救小组,形成核心团队,必要时请市外专家会诊协助抢救;
纠正休克、DIC、关注心肺肝肾功能变化;
强心、利尿、升压、抗炎治疗;
病情变化、风险和目前处理方式等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 V级预警:有生命危险者:出现休克、DIC、神志不清等。
处理:继续监测每10分钟记录并报告一次 继续抗休克、对症治疗 附注:
病因治疗
1、宫缩乏力:按摩子宫、宫缩剂(缩宫素、米索前列腺素等)、宫腔填塞、B-lynch缝合、血管结扎
2、产道损伤:缝合清除大于3cm的血肿,恢复产道解剖位置
3、胎盘因素:徒手剥离、刮宫、保守治疗(MTX或DSA) 4、凝血障碍:补充凝血因子、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 估计出血量:
1.面积法:测量血液浸湿的纱布面积按10cm2为10ml计算 2.称重法:净重除以比重1.05换算为ml数 3.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估计法
休克指数失血量占总血容量比%失血量(ml)
为0.500 0.5-1<20>500-750 1.020-301000-1500 1.530-501500-2500 2.050-702500-3500 补充血容量足够的指标:2个“100”2个“30”:
收缩压>100mmhg、心率<100次/分、尿量>30ml/h、>30%
HCT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实行一级预案
1.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血量≥200ml 2.连续2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 3.产后1小时内累计出血量≥200ml 4.产后2小时内累计出血量≥400ml 一、立即通知医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建立2条静脉通道,吸氧,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产科上级医师、麻醉医师和血液科医师求助,团队合作。
二、检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必要留置尿管,记录尿量。 三、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交叉配血,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等,并行动态检测。
四、查找出血原因,对症处理,按摩子宫,检查下生殖道、胎盘,观察凝血,考虑探查子宫
子宫收缩乏力;1.双手按摩子宫;
2.缩宫素20u+500ml复方氯化钠10分钟内500ml;
3.米索前列醇400—600μg直肠放置或舌下含化200μg;
4.卡前列腺氨丁三醇250μg肌肉注射或宫底注射。上述处理效果欠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宫腔填塞、B—Lynch缝合、盆腔血管结扎、子宫切除术。
生殖道撕裂、子宫内翻、损伤:撕裂伤缝合,如血肿>3cm引流,子宫内翻复位。子宫破裂:有症状性子宫破裂时,需修复缺损或全子宫切除。
胎盘滞留、组织残留:手取胎盘、刮宫,如不能止血,急诊子宫切除。
凝血功能障碍:静点止血三联,输新鲜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
五、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并安慰产妇。
出血量超过5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者,实施二级预案
一、保暖、心理护理、监测产妇精神状态、皮温及色泽,保留尿管,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尿量、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宫底高度、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检查心、肝、肾功能。
二、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
三、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平衡液和生理盐水),出血量∠1000ml,在输平衡液的同时,备血或输胶体溶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
出血量1000—1500ml,应同时输血。
四、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并签字。
出血量超过15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实施三级预案
一、呼吸管理,继续心理护理并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如皮温、皮肤色泽颜色,并注意产妇静脉充盈度。 二、监测: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出血量、液体出入量、子宫收缩情况,每15分钟记录一次。
三、化验:定期复查血系列、凝血功能,必要时急查D一二聚体、3P试验、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心肌酶。 四、继续抗休克治疗,预防DIC和感染,纠正酸中毒。
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心、脑、肺肾等,强心、利尿、升压等治疗。
六、必要时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七、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科室协同抢救:麻醉科,血液科、ICU等。 八、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并签字。
九、做好抢救记录。
程序
立即通知医师→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保持呼吸到通畅,吸氧→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记录尿量→配血、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寻找病因,对症治疗→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预防心衰→防治DIC→预防肾衰→预防感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备足抢救物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并签字→做好抢救记录。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
场景:
产妇李玲(海奇演),顺娩出一活男婴;
当班助产士竹雨,台下护士兼组长李世玉。医生李晶晶。
用物:
产包、上下页拉钩、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治疗车、手套、催产素、液体(平衡液、5%GS、0.9%NS、RBC、血浆)、试管、抽血针头。
竹雨:
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协助胎儿胎盘娩出。报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后发现宫缩差,阴道流血达300ml。
世玉:
于胎儿前肩娩出后加入催产素20u,台下接婴。发现阴道出血多时,呼另一名护士(妃妹入场),婴护交由妃妹完成。上心电监护仪并记录、加快输液,报医生生命征、腹部加压沙袋。
晶晶:
站产妇一侧,指导产妇用力,发现阴道出血多时,给予按摩子宫。戴手套上台,口头医嘱欣母沛肌注,呼用上下叶拉钩查宫颈。
竹雨:
报医生产妇阴道出血300ml.世玉:
报医生生命征,BP80/55mmHg,心率110次/分。执行欣母沛肌注。放低床头、保暖。
晶晶:
再开通一条静脉,快速输平衡液、催产素,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血气分析、交叉配血,导尿。
妃妹:
推来多功能治疗车,执行以上治疗。
竹雨:
执行导尿 世玉:
转报检验结果,HB70g/l,3P阴性,余结果正常。
晶晶:
口头医嘱输血浆300ml,红细胞2U。
妃妹:
与世玉双人查对执行输血医嘱。
世玉:
报医生生命征情况。
竹雨:
报医生阴道出血、子宫收缩情况。
抢救成功。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
场景:
产妇李玲(赵鑫演),顺娩出一活男婴;
当班助产士祁文荣,台下护士兼组长韩冬梅。医生王洪丽。
用物:
产包、上下页拉钩、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治疗车、手套、催产素、液体(平衡液、5%GS、0.9%NS、RBC、血浆)、试管、抽血针头。
祁文荣:
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协助胎儿胎盘娩出。报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后发现宫缩差,阴道流血达300ml。
韩冬梅:
于胎儿前肩娩出后加入催产素20u,台下接婴。发现阴道出血多时,呼另一名护士(赵红入场),婴护交由赵红完成。上心电监护仪并记录、加快输液,报医生生命征、腹部加压沙袋。
王洪丽:
站产妇一侧,指导产妇用力,发现阴道出血多时,给予按摩子宫。戴手套上台,口头医嘱欣母沛肌注,呼用上下叶拉钩查宫颈。
祁文荣:
报医生产妇阴道出血300ml.韩冬梅:
报医生生命征,BP80/55mmHg,心率110次/分。执行欣母沛肌注。放低床头、保暖。
王洪丽:
再开通一条静脉,快速输平衡液、催产素,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血气分析、交叉配血,导尿。
赵红:
推来多功能治疗车,执行以上治疗。
祁文荣:
执行导尿 韩冬梅:
转报检验结果,HB70g/l,3P阴性,余结果正常。
王洪丽:
口头医嘱输血浆300ml,红细胞2U。
赵红:
与韩冬梅双人查对执行输血医嘱。
韩冬梅:
报医生生命征情况。
祁文荣:
报医生阴道出血、子宫收缩情况。
抢救成功。
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 立即通知医师,吸氧、补充血容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如患者继续出血,出血量> 1 000ml,心率> 120/ min,血压
(三)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如为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宫缩剂,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配合缝合止血。 (四)若发生子宫破裂,配合医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五)当班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六)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程序】立即通知医生 → 吸氧 → 建立静脉通道 → 配合抢救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做好术前准备 → 观察病情变化 → 严格交班 → 记录抢救过程
产后出血
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血液凝固障碍
宫缩乏力:
全身因素包括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者疲惫 分娩因素包括产程延长、急产或者缩宫素应用不当使宫缩过强发生继发性宫缩乏力
子宫因素包括子宫肌瘤等病变、子宫纤维拉伸过度等。
胎盘因素:
胎盘娩出困难、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因为痉挛狭窄而不能排出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胎盘、胎膜残留
软产道裂伤:通常在胎盘娩出之前就已经出血,注意如果软产道血肿形成,产妇会诉会阴疼痛,检查时更加明显,常为隐性出血
血液凝固障碍:常见于产科DIC或者患者本身凝血障碍,表现为出血不易停止,且不凝
2、临床表现为: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以及继发性贫血
(附)失血量的估计与失血性休克的诊疗:
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0.5=正常
0.5-1=失血10%-30%(500-1500ml) 1-1.5=失血30%-50%(1500-2500ml) 1.5-2.0=失血50%-70%(2500-3500ml) 以上用于粗略估计,对于已经存在失血性休克但无法估计失血量的病人可应用。
传统休克诊断指标:收缩压少于90mmHg,脉压差少于20mmHg,心率大于100次/分,尿量少于0.5ml/kg*h,见皮肤湿冷、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
成年女性估计血容量为60ml/kg,产妇比正常超过800-1200ml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中华妇产科学会)认为:休克检测最敏感的指标为血乳酸值与血BE值,此两个数值最敏感。血乳酸(>2mmol/L)、碱缺失(<-5mmol/L)是低血容量休克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其他指标:血红蛋白(Hb)
低血容量休克诊断治疗指南认为,大量失血的定义为病人24小时内失血超过患者的估计血容量、以及3小时内丢失超过患者估计血容量的一半。
治疗:
低血容量休克诊疗指南(2007,中华重症医学会)认为(以下简称指南)
1、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的病因是治疗的基本措施。
2、液体复苏:
指南认为低血容量休克液体复苏时选用晶体或胶体液同样有效 晶体液多选择平衡盐溶液(复方氯化钠液(林格氏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
胶体液有人工胶体液如低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以及天然胶体液白蛋白。
液体复苏要注意速度,至少开放两条14-16号针头的外周快速静脉通道。
复苏前可进行容量负荷试验以对输液速度及容量进行指导,通常操作是30分钟内输入1000ml晶体液患者500ml胶体液,根据结果指导后续液体治疗。
3、输血治疗:
指南认为但是,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关键是应抓紧时机及时进行容量复苏。
浓缩红细胞:
目前临床一般制订的输血标准为70g/L,达到此指征建议输血。
没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每输注一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其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压积升高3%。
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HGB应维持100g/L,较安全。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0 X109/L,可以不输注;
血小板计数
新鲜冰冻血浆:
1U(250 ml)新鲜冰冻血浆含接近正常水平的所有凝血因子,包括400mg纤维蛋白原,能提高患者凝血因子水平约3%。应在早期积极改善凝血功能,早期复苏时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比例应为1:1
输血治疗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7:失血性休克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应考虑输血治疗。C级) 推荐意见18:重度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治疗的早期应注意积极纠正凝血功能的异常。(E级)
推荐意见19:复苏时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比例应为1:1。(C级)
4、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多巴胺:呈剂量依赖性
1-3ug/kg。min,扩张肾、肠系膜、脑血管,增加此类器官灌注 2-10ug/kg。min 增加心肌收缩力与心输出量 10ug/kg.min 收缩外周血管
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减轻后负荷
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增加外周阻力升高血压,但有收缩冠脉,加重心肌缺血的副作用。
血管活性药物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20:血管活性药少用于出血性休克,在容量补足、出血停止合并低血压持续存在时可选择使用。
推荐意见21:对创伤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实施早期目标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5、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应着眼于病因处理、容量复苏等干预治疗,在组织灌注恢复过程中酸中毒状态可逐步纠正,过度的血液碱化使氧解离曲线左移,不利于组织供氧。因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碳酸氢盐的治疗只用于紧急情况或pH
推荐意见22:评估复苏满意的指标应关注碱缺失、乳酸水平 。
推荐意见2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注意原发因素的处理,不主张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6、推荐意见24:低血容量休克复苏要注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
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开展肠内营养、静脉营养支持(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生态制剂、谷氨酰胺、中药(大黄、丹参、川芎嗪等)
7、控制体温
推荐意见25:严重低血容量休克伴低体温的患者应维持正常体温。
推荐意见26:入院GCS评分在4-7分的低血容量休克患者3小时内开始控制性降温。
复苏的指标:
传统复苏目标为患者的心率(<120次/分)、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神志改善和尿量(>0.5ml/hr/kg),但并不作为复苏终点的目标。
血乳酸:推荐意见30:动脉血乳酸浓度原始水平及恢复正常的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复苏时应在24小时内将血乳酸降至正常水平。
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
推荐意见34:对未控制出血的贯通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延迟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0mmHg,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并及时止血。出血控制后再进行积极容量复苏。(推荐级别:D级) 推荐意见35: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老年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延迟复苏。(推荐级别:E级)
失血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指标:血压恢复到80-90mmhg,尿量大于30ml/h
妇产科产后出血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根据护理部的部署要求,为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抢救快速反应能力,增强防范危险意识,。具体工作如下:
进行分组应急演练
1、根据科室人员进行分组,三人一组,分别有助产士一名、护士两名;
每组均有一名高年资护士为组长。
2、产妇李丽于2016年5月16日下午15时30分顺利分娩一女活婴,产后1小时阴道出血量≥500ml,需开展紧急抢救。产房助产士立即通知医生、病房护士启动应急预案。
3、抢救配合:1、准备抢救用物(护士甲)
2、呼叫值班医生(护士乙)
3、助产士检查软产道(软产道无裂伤,
宫底脐上一指,子宫收缩乏力、质软),立即给予徒手子宫按摩
4.开放第二道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
宫缩剂应用,完成给药(护士甲)
5.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心电监 护示:心率10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8/60mmhg, 血氧饱和度90%(护士乙)
6、遵医嘱再次应用宫缩剂(护士甲)
7、遵医嘱给予加压输液(护士乙)
8、助产士和护士乙配合更换护理垫计
算出血量;
助产士负责按摩子宫同时评估出血量
9、助产士于17时查体宫底在脐下二指、子宫收缩具体、质硬,阴道无明显活动性出血
10、心电监护示:心率88次/分,
呼吸23次/分,血压105/75mmhg, 血氧饱和度98%(护士乙)
11、助产士和护士甲协助患者取舒适
体位
12、护士乙整理用物,记录抢救过程
2、改进措施: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使每个人熟练复苏流程,知道专科用药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妇产科 2016年5月17日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
术后大出血应急预案
大出血应急预案
大出血应急预案
上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工作总结报告
下一篇:曲阜三孔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