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院活动方案
***县2012年文化大院建设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文化活动场所,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特制定我县文化大院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为目标,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建设目标
2012年建成28个文化大院,以后每年加大建设力度,3年内实现文化大院行政村全覆盖。
三、建设原则
(一)坚持典型培育、择优扶持原则。选择积极性高,群众基础好,文化氛围浓,有一支较为固定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经常在自家院落开展文化活动的文化户作为典型培育对象,好中选优,择优扶持。
(二)坚持因地制宜、就地改造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文化户,对其所住院落就地进行改造改建,确保建成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的排练室、场地等基本设施。原则上在农户院落内不建设舞台,确需建设简易舞台的,可选择在与农户自家院落相连的空闲场地内建设。
(三)坚持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原则。充分利用新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闲置的学校、村部等资源,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舞台等文化设施,改建、扩建成文化大院。对文化大院所需的乐器、服装、器材、音响等设备按需采购配发,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文化大院各项文艺活动正常开展。
四、建设类型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类型
针对不同的文化大院,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确定不同的建设内容,分别规划建设,但每个文化大院要单独成院。根据实地规划,确定四种建设类型。
第一类:为场所面积较大的文化大院,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简易舞台、排练室、硬化室外活动场地),辅助设施建设(包括文化墙、宣传栏、报刊架书柜),活动设备购置(包括乐器、服装、音响)。(见规划图1)
第二类:为场所面积相对较小的文化大院,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排练室、硬化室外活动场地),辅助设施建设(包括文化墙、宣传栏、报刊架书柜),活动设备购置(包括乐器、服装、音响)。(见规划图2)
第三类:利用闲置学校、村部改造建设,主要为改造排练室,维修或续建舞台,建设辅助设施(包括文化墙、宣传栏、报刊架书柜),购置配发活动设备(包括乐器、服装、音响)。
第四类:利用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文化大院,主要对部分设施进行维修。
(二)建设内容
1、基本活动场地
①排练室。面积为60㎡,砖木结构,外墙以魏氏砖雕产品装饰,突出文化内涵。
②室外活动场地。面积根据农户院落大小确定,但一般得不少于80㎡,硬化场地;
③简易舞台。建设简易舞台的,面积为80㎡,为轻钢或砖木结构,前立面以魏氏砖雕产品装饰,屋顶为彩钢瓦。
2、辅助设施
①文化墙(宣传橱窗)。每个文化大院1面,利用新建排练室或院落内其他房屋墙壁建设。
②宣传栏。每个文化大院2个,为不锈钢材质。
③报刊杂志书架:每个文化大院报刊架1个、书柜2个,配发图书和报刊杂志。
④文化大院标志牌。每个文化大院1个。
3、活动设备
①乐器类:打击乐器(铜锣、大鼓、铜鼓等)3件;
拉弦乐器(二胡、板胡、京胡等)3件;
吹奏乐器(笙笛、唢呐、箫等)3件。
②服装类:戏剧服装包括蟒袍凤冠、开氅斗篷盔帽等;
舞蹈服装包括秧歌服、民族舞蹈服等。各类服装共60件。
③音响类:音响包括音箱、功放、话筒、调音台、电视机、DVD等、机柜、线材等。
五、资金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资金概算
第一类文化大院共需建设资金21.4万元,其中修建80㎡舞台11.2万元,修建60㎡排练室6.0万元,硬化80㎡室外活动场地0.9万元,附属设施建设(文化墙、宣传栏等)0.5万元,活动设备购置(乐器、服装、音响)2.8万元。
第二类文化大院共需建设资金10.2万元,其中修建60㎡排练室6.0万元,硬化80㎡室外活动场地0.9万元,附属设施建设(文化墙、宣传栏等)0.5万元,活动设备购置(乐器、服装、音响)2.8万元。
第三类文化大院共需建设资金7.2万元,其中排练室改造2.0万元,舞台改造1.0万元,硬化80㎡室外活动场地0.9万元,附属设施建设(文化墙、宣传栏等)0.5万元,活动设备购置(乐器、服装、音响)2.8万元。
第四类文化大院建设资金根据各个文化站维修情况确定。
根据实地规划情况,建设第一类文化大院7个×21.4万元=149.8万元,建设第二类文化大院12个×10.2万元=122.4万元,建设第三类文化大院4个×7.2万元=28.8万元,第四类5个文化大院建设(维修)资金15万元。28个文化大院共需建设资金316.0万元。
(二)资金来源 争取自治区财政解决216万元,争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解决100万元。
六、建设步骤
(一)规划设计阶段。4月份完成文化大院建设项目摸底调查、规划设计等工作。争取建设资金,完成统一招标。
(二)组织施工阶段。5-8月开工建设,9月份全面完成所有文化大院的建设任务。根据施工进度逐步安排80%的建设资金。
(三)检查验收阶段。9-11月由文广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所有建设文化大院逐一验收,汇总上报验收结果,核实拨付预留建设资金。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文化大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文化大院摸底排查、组织建设、督促检查、组织验收等相关事宜。主要成员单位职责为:
县文广局:做好各乡镇及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参与监督项目施工、工程招投标工作;
指导、协调各项目建设单位按要求建设,参与项目竣工验收;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接收、拨付项目款项;
及时跟踪督查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县建环局:做好文化大院的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县财政局:及时划拨项目建设资金,督促检查项目资金的使用及工程进展情况,对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县监察局:履行监督执法职责,对建设工程各个重要环节开展定期不定期专项检查,纠正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县审计局: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对项目资金预算、资金管理、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整改措施。
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联络工作,做好文化大院建设的选址、用地等具体工作,组织项目单位按要求施工,并进行质量监管,
八、管理与服务
文化大院建成后,交由农户管理。各个文化大院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图书借阅、报刊阅览,活动器材使用管理等。要利用文化大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和科技、法律咨询、培训等内容丰富的活动,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和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组建1支以上有地方特色,一定规模的文艺活动队伍并能经常开展活动。每年组织便于当地群众参与的专题文化活动50场(次)以上,单项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3次以上,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咨询、培训讲座不少于6次。
新华街文化大院活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新农村、新农民、新家庭、新风尚”的建设要求,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快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的建设进程。现结合我街实际,制定如下文化大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口文化大院”建设为载体,为广大村(居)民传播科技致富知识、宣传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逐步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活动目标
根据要求,结合我街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群众的需求,举办多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版面展览、书法大赛、听广播、看影碟、电影、为群众集体等活动,使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安排
一、每季举办一次教育培训,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通过文化大院这个平台,积极举办各类科学培训班,邀请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科技实用知识讲座,普及科普知识,传授农业科学技术,提供科技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邀请计生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生殖健康知识讲座,积极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二、每月组织一次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村(居)人口文化大院设立棋牌室、阅览室、电教室,配备相关文化娱乐设施,使群众在空闲时间、茶余饭后都能聚集到文化大院,甩几把扑克,下几盘棋,读读书,看看报,即密切了群众邻里之间的关系,又有效避免了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在文化娱乐的同时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发挥计生服务功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每半年组织一次育龄群众健康体检,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充分利用村级人口文化大院计生咨询服务室环境温馨、设施规范的优势,邀请卫生医学专家、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定期为育龄群众健康体检,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新华街文化大院活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新农村、新农民、新家庭、新风尚”的建设要求,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快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的建设进程。现结合我街实际,制定如下文化大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口文化大院”建设为载体,为广大村(居)民传播科技致富知识、宣传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逐步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活动目标
根据要求,结合我街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群众的需求,举办多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版面展览、书法大赛、听广播、看影碟、电影、为群众集体等活动,使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安排
一、每季举办一次教育培训,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通过文化大院这个平台,积极举办各类科学培训班,邀请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科技实用知识讲座,普及科普知识,传授农业科学技术,提供科技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邀请计生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生殖健康知识讲座,积极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二、每月组织一次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村(居)人口文化大院设立棋牌室、阅览室、电教室,配备相关文化娱乐设施,使群众在空闲时间、茶余饭后都能聚集到文化大院,甩几把扑克,下几盘棋,读读书,看看报,即密切了群众邻里之间的关系,又有效避免了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在文化娱乐的同时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发挥计生服务功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每半年组织一次育龄群众健康体检,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充分利用村级人口文化大院计生咨询服务室环境温馨、设施规范的优势,邀请卫生医学专家、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定期为育龄群众健康体检,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文化大院活动丰富多彩
建设农家人口文化大院是人口计生系统提升基础工作水平、改进宣传方式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围绕“新农村、新农民、新家庭、新风尚”的要求,城关镇在人口文化大院建设中,努力把人口文化大院建设成弘扬新型生育文化、传递发家致富信息、关爱计生家庭、推进 “双管双助”的多功能服务平台,服务城关人民,使人口文化大院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城关镇位于两当县城中心。自2009年以来,城关镇根据镇情,在香泉村建起了人口文化大院。为完善人口文化大院的各项服务功能,城关镇投入资金,为人口文化大院购买了电视机、DVD机、计算机、数码照相机等设备,增添了避孕药具柜、文艺体育器材和各种书籍、光碟,以满足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求健康的需求。为配合人口文化大院的建设,城关镇又建成了人口文化广场和永久性的人口计生宣传广告牌、宣传橱窗等,把村级人口文化大院建成“一院多能,一室多用,一场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备”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阵地。
有了宣传阵地后,城关镇在发挥人口文化大院的作用和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他们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村民成立民间文艺宣传队,编排计划生育、尊老爱幼、发家致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演身边人、唱身边事,展巾帼风采、创和谐城关,在全镇形成了浓厚的人口文化氛围,很受群众欢迎。
文化进社区活动方案
农村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社区文化宣传活动方案
学校文化活动方案(共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