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策划书(共7篇)
古建筑活动策划书活动主题:
关于古代建筑与建筑技巧的探索 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到榫卯结构的精妙之处 学习到古代建筑不同地域的建筑特点 欣赏古体建筑之美
活动时间:
2017年3月15日周三下午
活动宣传文稿:执笔描摹,勾心斗角,雕梁画栋。挥手间十里长亭,悠悠燕塔,默默古祠尽展方寸之间。
地址:
活动宣传形式:
1.宣传板推广:宣传稿宣传活动 2.张贴海报 3.新媒体宣传
活动现场布置:
视情况而定
活动流程:1主持人讲解ppt 2:进行古代建筑之美视频播放 3:与同学互动讨论榫卯构造
活动注意事项:
1.本部门人员负责汇总综测分
古代策划专家:流传千古的经典案例之一
来源:亦锐营销策划
策划有多大力量?谁是策划大师?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找寻。
秦朝两名臣的千古策划案例
历史把笔墨更多地给了作为秦相、政治家、思想家的吕不韦,事实上,在此之前,他更是一位商业奇才。而观其一身,也不难看出,他出色的商业思维为他今后的政治生涯定下了基调。他的策划才能,营销谋略可谓古今中外之典范。
如今,能谋一市场,成一品牌者,我们且以“老师”或“专家”尊之,那么,像吕不韦这样,谋六国,成泱泱大国者,可谓之“圣”了,即便是如今,我们膜拜的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恐怕也不及其一二。
对于吕不韦的商业才华,两个众所周知的典故,即可窥一斑而见全貌。
其一是奇货可居。秦子楚入赵国为人质,因期间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故子楚在赵国的待遇也深受影响,生活困顿,很不得意。然而,凭着丰富而敏锐的商业直觉,吕不韦认为子楚“奇货可居”,是只潜力股,可以投资以待时日。正是这个引子,拉开了这位商业奇才的传奇政治生涯。
其二是一字千金。毕竟是商人出身,吕不韦官封秦相初时,朝廷官员多少有些不服气。吕不韦受孔子著《春秋》,孙武写《孙子兵法》的启示,命门下三千门客著书《吕氏春秋》,且将全文炒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布告曰:“增损一字,赏予千金。”这恐怕是古往今来,最有气魄的“炒作”了。
“奇货可居”与“一字千金”蕴涵的投资与商业智慧,至今仍然是备受推崇的商业思想,且极富现实指导意义。只不过,自吕不韦后,无人能出此二者左右也 。
另外一位在策划史上值得一书的,也是秦朝名臣,不过他早于吕不韦,他是卫鞅。如今,后人可能对其在秦朝为左庶长时推行的改革可能已经不记得了,但“立木为信”这个典故,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没错,卫鞅正是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的策划人。当时新法初定,卫鞅为了树立法令的威信,引起全国对新法的重视,想了个办法,命人于咸阳南门口立了根三丈之木,并贴告示说,有谁能把它搬到北门,赏十金,一开始没有人响应,后来赏金涨到了五十金,终于有个人站了出来(不要考证这个人是不是个托),把木头搬到了北门,而他真的得到了五十金。这次策划,直接推动了新法令的颁布,为新法令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舆论与民信氛围。
“立木为信”与“一字千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放之如今,商业第一准则即为“诚信”,但,有几个企业有如此胆识,以此等方式,树立诚信典范?
桃园结义与三顾茅庐:最出色人力资源组织策划
(备注:当然,这两个案例是根据《三国演义》之版本,为做历史考证,如果史书并为有此事,那此案例权且记在罗贯中名下。)
这两个案例的组织策划者,有三个人,汉皇叔刘备、红脸关公,黑脸张飞,黑白红分明。而刘备为核心。
桃园三结义时,刘备是个卖草席的,张飞是个卖酒屠猪的,关羽是个逃难的杀人犯。唯一有背景的刘备,也只是落魄皇室宗亲。在桃花盛开的日子里,三人却上演了一出千古佳话,即桃园结义。
此事不久,刘备又携关张三去诸葛亮的草庐请其出山,成就了“三顾茅庐”的佳话。放到今天,刘备即便不是一个完美的CEO,也绝对是一个出色的CHO(人力资源总监)。此人不但善于策划,且颇能识人善用。诸葛亮何等大智慧,也错看马谡,而刘备早前已经提醒过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
这两宗策划,为刘备树立了重视人才,有情有义的名声。在纷争乱世,得人才者可争天下,刘备以此为基础,招揽了一大批人才,后有三国鼎立之局面。
古代续书
古代小说的续书主要集中在《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小说上,数量繁多,种类复杂,像清代出现的《水浒传》的续书诸如《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荡寇志》)等;
明代即已开始出现的《西游记》的续书《续西游记》和《西游补》等;
《金瓶梅》最早的续书《玉娇梨》,以及明末遗民丁耀亢作《续金瓶梅》等;
红楼梦的续书如逍遥子《后红楼梦》、秦子忱《续红楼梦》等约三十多种。
续书的形式一般有两种:
A.或就原著的某一点生发另一个故事,如《西游补》以“三吊芭蕉扇”来形成另一个故事。
B.或重写伤悲的结局为大团圆的结局来抚慰伤悲的心灵。《红楼梦》的续作皆是如此。
总体来看,这些小说的质量一般都没有原著好,但这些续书的大量涌现本身是《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本身的巨大成就和艺术魅力的表现,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这些小说的关注和热情,况且有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还是可圈可点之处,故而要客观地对待。
续书是读者观点的体现,主观性强,故质量参差不齐,虽都有独创,但一般说来都比原著的成就相差甚远。
如《续西游记》就是在模拟也有创造,毕竟相形见绌哦,流传不广。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则是在书中加入了过多的因果说教,而且不是穿插秽笔,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意义,结构松散。
《红楼梦》的诸多续作也是如此,有两种类型:
A.接在《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之后;
B.接在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之后。
他们的内容多将原书的爱情悲剧改为庸俗的大团圆,让悲剧主人公或死后还魂得愿,终成眷属。由于续作的作者思想庸俗,境界不高,艺术上荒诞不经,十分拙劣,与《红楼梦》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但我们也应看到,有些续书做平在原著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如《西游记》的续书,明代董说的《西游补》就别开生面,作品构思奇特,变幻莫测,上下古今,似真似假,对历史的反思,人生的感叹,现实的批判,尽情地抒发胸中的块垒,表达了对于情的理性思考。在所有续书中,最受瞩目。
《金瓶梅》的最早续书《玉娇梨》,散佚,沈德符谓之成就犹胜《金瓶》。
中国古代策划专家:流传千古的经典案例
2009-7-23 作者:吴江伟
核心提示:买椟还珠:包装的力量;洛阳纸贵:名人效应;诗歌赋:最丰富最博大精深的文案宝典
从典故与诗词中,也能够汲取到为今所用的策划智慧与文案力。
买椟还珠:包装的力量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流传至今,常用来教育人们不要被华而不实的东西迷惑了眼睛而忽视了自己真正要的东西。
其实,从商业角度解读,这个故事有两层含义,一是站在买方角度,应该理性消费;
二是站在卖方角度,产品要讲究包装,但切忌过度包装,以免喧宾夺主,甚至影响品牌形象与一线对市场的研判。
抛开故事升华层面的道理,单就楚人的这一销售行为,在当时商业氛围下,亦称得上是出彩的策划。第一,楚人深谙产品需要包装之道理,不惜成本为珍珠包装,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将珍珠卖个好价钱;
第
二、楚人的买赠促销思维,买珍珠送盒子,楚人希望通过这样的销售方式,吸引顾客购买;
第三,楚人销售行为巧妙地运用了AIDA原则,通过华丽的包装吸引顾客的注意(Advert)、引起顾客的兴趣(Interest)、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Desire)并最终促成顾客行动(Action),尽管最终郑人买的是包装的木匣而非珍珠。
这个故事,至少还流露出另外两个信息:一是当时的郑人很诚实,引至今天,可见构建和谐诚信商业环境,需要买卖双方共同努力;
二是商机就在不经意间出现,珍珠不好卖,也许楚人应该尝试转行做木匣生意。
洛阳纸贵:名人效应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三都赋》在京城广为流传,人们竞相传抄,以至于洛阳每倒千文的纸涨到2千文、甚至三千文,但还是销售一空。后世常用此典故寓意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然而形成“洛阳纸贵”局面的直接催化力并不是左思的文章,而是当时首先对此文推崇有加的大文学家们。尤其是当时的大家陆机,此人最初自己也在构思准备写三都赋,当他听说有个叫左思(彼时左思尚不出名)的人先他写了一《三都赋》,很不以为然,认为他的文章只配拿来封酒坛,后来陆机真的读到《三都赋》时,却大加赞赏,甚至放弃了自己创作《三都赋》的机会,原因是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超不过左思了。
尽管,左思无意借名人推广自己的作品,但这个故事确实让我们看见,名人效应的影响力。尤其是通过正面的、权威的、积极的名人代言,能够迅速推广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好比雪茄之于邱吉尔一个道理。
不过,现今的企业与名人,倒应该好好学习下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第一,你的产品应该要经得起推敲,而非自吹自擂;
第
二、代言人应该使用并对产品有真实的体验,否则没有发言权,更切莫擅为代言人。
诗歌赋:最丰富最博大精深的文案宝典
文案,是个很考究的活儿。尤其是广告语,一句话,寥寥数字,承载着产品、品牌等信息,可谓浓缩的都是精华。比之现代各类文案、广告语参考之类的书,个人以为,古代诗词赋中是一个丰厚的宝藏。
琅琅上口、有内涵、有意境、传播广、经典等等,如今这些用来形容广告语出彩的词汇,诗词赋可以照单全收。
粗摘两句,与大家共欣赏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杜牧《过华清宫》
小评:放于尔今,取名“妃子荔”,以此诗句赞美、推广,也有番韵味。
中国历代书论精选集
一、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二、索靖·草书状
四、赵壹·非草书
五、崔瑗·草书势(含今译)
六、蔡邕·篆势、笔论、九势
七、虞龢 论书表
八、论用笔十法
九、书品[节录]
十、王羲之·自论书
十一、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十
二、事儿而书论: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十三、书论:清—刘熙载:《书慨》 十
五、书论:宋—米芾《海岳名言》 十
六、书论:唐—孙过庭《书谱》 十
七、书论:唐—张怀瓘《书断》 十
八、书论:南朝齐—王僧虔《论书》 十九 书论:南朝齐—王僧虔《笔意赞》 二十 书论:晋—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二十
一、傅山·散论 二十
二、欧阳修·六一论书 二十
三、元·陆友纂《墨史》 二十五·魏锡曾篆刻论
二十六、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评古帖
二十七·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跋自书
二十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评法书
三十·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论用笔 三十一·冯班《钝吟书要(节录)》 三十二·姜夔《续书谱(节录)》 三十三·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 三十四·书论:秦—李斯《论用笔》 三十
五、书论:汉—蔡邕《笔论》 三十六·书论:南朝齐—王僧虔《笔意赞》
三十七·钟繇《用笔法》
三十八·书论:南朝齐—王僧虔《论书》
三十九·书论:宋—米芾《海岳名言》 四十·古代名人论书法名语集粹 四十一·卫恒《四体书势》
三、卫夫人 笔阵图
古代出版人怎样策划选题
古代出版人在出版活动的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现单从选题策划的角度,摘录一些资料。因为本人阅读的范围有限,所摘的材料大都是明朝一代的。明朝是我国古代出版事业繁荣鼎盛的时期,从政治上来说,出书很少禁忌,从经济上说,从洪武元年开始,就免除了对书籍的课税。[1]在宽松的出版环境下,出版人施展才能,策划并出版了许多精彩的图书。
时间空间的逻辑扩展
看到《西游记》、《东游记》受到读者欢迎,专门从事通俗读物编写出版的福建建安书林余象斗便自己动手,编写了《北游记》和《南游记》二书。《北游记》四卷,二十四回,写北方真君玄天上帝故事;
《南游记》四卷,十八回,写火神华光天王故事。于是东南西北配齐。后来,又有小蓬莱仙馆把四部“游记”汇聚起来,合成《四游合传》行世。历史小说的编撰也是同样的道理。元末明初,已经有几部历史平话,如“全相平话五种”:《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到了明朝,又上伸下延,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南北两宋志传》等十余部,陆续撰写出版,从盘古开天辟地直到明初立国,连串起来成为一部《历代演义》。当各个朝代的小说已经连缀完成,似乎没有什么可写时,又有人专门写某一时段的演义,诸如《杨家府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英烈传》之类,成为一株枝叶茂盛的历史之树。
前面两例,一种是向空间扩展,一种是向时间延伸,都是顺理成章合乎逻辑的扩展形式。向时空扩展成系列书,看起来十分简单,但一加一却大大地超过了二。有些书从单本来看,价值并不太大,扩展成系列后却可以得到完善、齐备的增益效果。这可以明代《诗纪》、《文纪》两部书为证。明冯惟讷收集上古到隋代的诗,辑成《诗纪》一书,十四部,一百五十六卷。梅鼎祚为了和这部书配套,编辑了《文纪》一书,也是从上古到隋代,十四种、二百四十八卷。如果单从其中的一部来看,如《皇霸文纪》,收录的是秦朝以前的文章,大多数是伪作,评论者认为是“一真百伪”,价值有限;
但从整部书看,论者又“病其滥而取其博”,肯定其价值。[2]这充分说明了向时空扩展成系列的意义。
聚零为整,集腋成裘
聚零为整是最通常的一种编撰方法,它的思维过程不需要多少解释。这种编撰方式的价值决定于:①各个零件的本身有没有价值?②在汇聚整合过程中持什么指导思想?这种看起来十分简单近于原始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策划出很好的图书。
“三言”、“二拍”是其中最成功的典型。从宋朝开始就有短篇话本流行。一本只有一二万字。单篇刊行,十分不便。谁都会想到把这些单篇话本结集出版。最早这样做的是浙江人洪楩,他汇编的是《清平山堂话本》六集,六十篇。流行不广。继起的是苏州人冯梦龙,大约在六年时间里,他与书商合作,出版了《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即所谓“三言”,共短篇小说一百二十篇。)书商们看到有利可图,便要吴 1
兴人凌濛初编撰类似图书,凌氏编的便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共短篇小说八十篇。这“三言”、“二拍”两部书,是我国小说史上最受欢迎的,至今盛销不衰。目前书店中上市的,至少有一二十种版本。这两部小说的贡献,主要是在聚集零篇上面,虽然也有一些编辑工作,但仅至于文字润饰而已。
明代有不少丛书,所作的工作也仅在于汇聚工作,其价值却很大。如:何镗辑《汉魏丛书》,一百种,收汉魏至南北朝的罕见资料;
王文禄辑《百陵学山》,一百种,一百一十九卷,收录明代学术思想、农业、风俗等;
沈节甫辑《纪录汇编》,一百二十三种,二百一十六卷,收明代从开国到中期的野史杂志;
商濬辑《稗海》,七十种,收笔记杂志;
钟人杰、张遂辰辑《唐宋丛书》,一百零三种,一百四十九卷,收唐宋的稀见书;
胡维新辑《两京遗编》,十二种,五十七卷,收汉代书;
范钦辑《范氏奇书》,二十一种,六十五卷,收天一阁所藏奇书。这种做法中,收录最丰富的是胡文焕辑的《格致丛书》,今存一百六十八种,六百零四卷。这部书多次重印,每次的分类方法和收录的卷数都不同,有“剜到篮子里就是菜”的味道。还有陈继儒辑录的《宝颜堂秘笈》二百二十九种,四百七十五卷,笔记杂志、野史佚文、艺术谱录,收书较杂。
这类书中,如果收的书不算很罕见,但经过认真校勘,再加上合理的排列编纂以及有见解的序跋评论,便成为特别有价值的书。最有名的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收六百八十一个作家的作品六千七百二十三首。高棅把唐代的诗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又区分为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九格。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出唐代诗歌的全貌,还有颇具特色的注释和附录。另一本明末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也有同样的价值。收集这一百零三家的作品已经是很不容易,又对这一百零三位作家的作品作了分析评论,汇集起来看,无疑是一部精彩的汉魏六朝文学史。
从天下兴亡、国脉民生着眼
明朝后期,北虏南倭侵扰,宦官佞臣擅政,生产凋敝,国势危殆。有识之士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切学问都应该有利于改变这个状况。他们策划编撰的图书,都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充满了时代的忧患感,具有炽烈的政治热忱。
陈子龙主编的《皇明经世文编》,五百零四卷。这部书力图总结明朝二百几十年统治的经验和教训,用以经世致用,改变现实。主编陈子龙、徐孚远、宋徽璧都是松江人,列名编辑二十四人,参阅一百四十二人,他们从一千多部文集中摘出论文数千篇,以作家分卷编次,选文的原则是“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这部书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开始,十一月便完成,松江的书坊用很快的速度印了出来。这部书开启了经世致用之学的学风,对当时文风进行了挑战。
徐光启撰的《农政全书》,六十卷,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版。这部书不称“农学”、“农艺”、“农技”而称为“农政”,把农业和政治联结起来,从政治的角度探讨农业。文献资料占十之七八,自己的著作占十之二三。引用文献二百三十种。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桑蚕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徐光启的见解渗透在编纂体例中。清初刘献廷说:“其所述皆迥绝千古,人间或一引先生独特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3]
茅元仪的《武备志》,二百四十卷,图七百三十八幅。天启元年(1621年)刻印。明朝被北方的蒙古、建州女真和南方的倭寇困扰了几百年,国防力量日见窳败,未能振兴。有识见的官员士人寻找富国强兵之方,造成了明末文人“好谈兵事”的风气。茅元仪的《武备志》便是这样编纂起来的。他从两千多种秘图珍本中摘出资料,编纂成书。全书分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个门类,从国防战略到火炮点燃等具体方法广采博收,成为我国古典军事学集大成之作,被称为“中国古典兵学百科全书”。全书曾两次被译成日文。这三部书都是在明朝末叶刊行的,用心深广,编得快,出版快,篇幅巨大,影响深远,出版家的忧国悯时之心,磅礴纸上。
向学术禁区的冲刺
学术的禁区也是出版的禁区。明代的出版先驱们,在出版的某些领域,展开了勇敢的冲刺。首先是在国史方面。国史历来是由皇室撰著的,其操作过程是,先由史官们逐日记载“起居注”,每月一小柜,每年一大柜,深宫秘藏。皇帝去世后,立即任命重臣负责,编撰《实录》,抄两份,分藏不同的地方,底稿则焚毁。由于皇室的种种斗争,已经编成的《实录》也会被翻出来重写,这可是特大的事情。太祖的《实录》就曾被重编过两次。从这个严密的程序就可以知道,除了皇室史官重臣,私家接触不到这些核心史料,也就没法编撰史书。而且,私修国史是极大的罪名。明朝后期,这个禁区发生了变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帝命令开馆编本朝国史,《实录》等重要史料被集中了起来。万历二十四年,乾清宫失火,烧毁了部分《实录》,于是组织人力补抄。补抄过程中,大量流到宫外,形成“解密”,社会上有抄本可买,价值是五万缗,江南的致仕大臣巨室,往往拥有一份。一套《实录》包括太祖至熹宗,共十五朝,三千零四十五卷。拥有《实录》的人有时也让好朋友到家中来阅看。这样便引起了一股撰写“私史”之风。明朝末期编写成书的有一千多种,其中大部头的有二百多部。最重要的如:
童时明撰《昭代明良录》二十卷,意图是“致慨臣主相遇之其艰,而有明良之慕” [4]。纪传体。记载明君十二人,世家五十三人,良臣四百余人。把良臣分成开国名臣、靖难名臣、翊运名臣等十三类。
何乔远撰《名山藏》一百零六卷,分类体。全部用“记”(专题)的形式,共三十七记,记述简明,重视民间资料的收集。但有“务为深艰诡异之词”的毛病。
谈迁撰《国榷》一百零四卷,初稿写成后曾失窃,全部重写。为了写此书,他曾到江南巨室借阅明代各帝的《实录》,还到北京遍访旧臣。用编年体的写法,具体到年月日。能直言不讳。此书一直秘密流传,1958年时才由中华书局刊印。
朱国桢撰《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纪事本末体和宝训体相结合。体例新颖,详于考核,敢于直书。全书分五纪、五传。朱国桢生前只刊印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原稿为同乡人庄廷买去后刊印。这时已经入清,为他人告发,引起了清朝“第一文字狱”,因受牵连被杀数百人。明末私史涉及明代历史的大大小小事件,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采用了各种体式。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另一种攀登学术禁区的图书。《本草》有关全民的健康,历来是由皇家编撰的。唐朝由大臣长孙无忌领衔,变成《新修本草》,收载药物八百四十四种,这是我国第一部官修药典。宋朝编过几次《本草》,《开宝本草》收载药物九百八十三种;
《嘉祐本草》收载药物一千零八十二种;
《证类本草》收载药物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明朝弘
治年间,太医院刘文泰负责,编成《本草》,四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一十五种,但这部书没有出版,原稿流到了罗马。李时珍用个人的力量,费了数十年时间,实地考察,检查每一种药物、每一种方剂,共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其中新收的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达尔文称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约瑟称这本书是“登峰造极的著作”。
围绕全民关注的大事
明代的出版人力求真实快速地反映全民关注的时事,出版有关图书,凡是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都曾出版过不少图书。这类图书有皇家钦定的,有史臣撰写的,有当事人亲历的,有传说和附会的书,也有恶意伪造的书,还有以时事为本事编写的小说和戏剧。有些书在事后若干年有了结论之后才出现,有的却正当事件发展变化的时刻就抢着出版。有的和正统的说法口径一致,有的却有意唱对台戏,翻案,再翻案。因此之故,明朝特多野史、别史和时事小说、时事戏剧。
这类图书涉及的时事有:开国纪事、燕王靖难、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役、夺门复辟、讨平宁藩、辽东战事、平定倭寇、议大礼、三案、严嵩专权、征播、魏忠贤奸佞,李自成起事等。只需燕王靖难和魏忠贤奸佞两事,就可见其余了。
燕王夺侄子皇位的事,是明朝的特大事件。起初十分严厉,连建文皇帝的年号也不能用,好像根本没有这个皇朝似的,当时传说极多,说建文帝逃亡到了外国,又说已经做了和尚,全国出现了假建文帝成百上千。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文复位的可能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禁忌渐渐松动,嘉靖年间,恢复了“建文”年号,历史陈账、旧时传闻又泛滥而起。什么《从亡随笔》、《建文事迹》、《建文野史》等书大量出版,真伪杂陈。
有关奸臣魏忠贤的书也出版了不少。魏忠贤是我国历史上最腐朽的政治势力之一,生前气焰熏天,作恶多端,正直之士如东林党人等同其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在魏忠贤极盛至垮台之后,出现了不少图书。一类是魏忠贤奸党攻击东林党人的书,即所谓的“点将录”,如《东林点将录》、《缙绅录》、《天鉴录》、《初终录》、《同心录》、《石碣录》、《为鉴录》等;
另一类是揭露魏忠贤罪恶的书,如《颂天胪笔》等,其中最令人敬佩的是《野史纪略》一书,作者曹学佺。这本书是魏忠贤气焰正盛的时候出版的,其内容尖锐地揭露了阉逆的罪状,表现了气节之士的凛然正气。当时被“毁版”处理,曹学佺被削去广西副使之职。历史时事类图书的大量出版,丰富了史学类图书的体式。我国的历史书,一向有“史书三体”的说法,即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明代的出版实践,极大地丰富了这三种体式,三江源头成了茫茫九派。明代的历史类图书采用的体式有别史、事迹、始末、日记、稗史、类考、史略、外史、征信、闻见、纪闻、纪事、小史、考汇、杂记、辑遗、旧事、私记、秘史、遗事、轶事、野史、漫录、纪遗、备忘、历略、辑要、典故、召对录、敕谕录、廷谏录等,[6]真是百花齐放。
瞄准新的读者群
明朝后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市民群众,他们是中小坐商行商、作坊主、个体手工业者、下级官员吏役、商行职员等。一般说,他们不需要应举考试的图书,而需要符合他们身份的经营行业、日常生活、思想伦理方面的书籍。头脑
灵活的出版人瞄准这些读者,为他们编撰出版了大量图书,有人把这类图书称为“商人之书”,[7]福建建安地区的书林,是做得最有成绩的。
商业活动需要的图书如:《新镌士商要览》,二卷,憺漪子辑,天启刻本。介绍经商常识:《盘珠算法士民利用》,一卷,徐心鲁撰,万历刊本,珠算口诀和应用题实例;
《一握乾坤》,十三卷,邓景南辑,介绍天下路程;
《一统路程图纪》,四卷,黄汴刊,作者向两京十三省及边远地区的商人收集“程图”,用二十七年时间编成,出版后连印三次;
《新刻时尚华筵趣乐谈笑酒令》,五卷,熊氏种德堂刻本,介绍应酬酒令;
《缙绅录》八卷,介绍两京十三省官员名录;
《新锲士林交际翰札新函》,五卷,明末刊本,介绍各种应用书信写法。
日常生活用书如:《天下四民便览万宝全书》,三十二卷,周文焕、周文炜辑,万卷楼刻本,介绍各种日常生活知识;
《四民切用便读杂字》,四卷,余一夔辑、书林詹钟瑞刻本,介绍日用杂字,附读音和用例;
《新刻芸窗天霞缊锦巧联》,四卷,刘启化辑,书林刘龙田刻本,各种对联的设计;
《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四十三卷,书林余文台编印,这是日用图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书中有各式“活套”,可供参考套用。还有一本邓志谟设计的《新刻一札三奇》,八卷,萃庆堂刻本。这本书为每一种书信设计三种不同的样板供选择套用,很有心机。
消遣用书。这类书有说唱、传奇、时事新闻、案例、笑话等,无所不包,近乎一本综合性的杂志。如《万锦云林》、《国色天香》、《燕居笔记》等。大都分类分卷,设置各种栏目。例如,《国色天香》设的栏目有珠渊玉圃、搜奇览胜、士民藻鉴、规范执中、名儒遗范、台阁金声、资谈异语、客夜琼谈、修真秘旨,这和现在杂志的栏目设计十分相似。连接中西文化
明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到北京,见到了神宗皇帝,取得定居传教的特准。他和中国的大儒名臣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交往,从此开始了持续五十年左右的译介活动。译书总数有二三百种之多,宗教书和科技书大约各占一半。科技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后来的学者把这次译介活动和唐代玄奘的译经并称。
译介活动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西人原著,外国传教士口述,中国学者吃透原著的意思后,斟酌成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用这种方式最成功的是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一书,书上题“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授”。还有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书《泰西水法》,也是这样译成的。
另一种方式是西人原著,中国人编译,除了原著中的材料外,加进译者自己的领会、发挥、模仿、引申。如,西人邓玉函把外文材料口授给中国人王征(扬州推官),成《奇器图说》三卷,介绍起重、取水、转磨等机械,有图有文。王征加进自己创造的十一种器械,成《诸器图说》一卷,合在一起出版。后来,王征又汇聚多种材料,加进自己创造的二十四种“奇器”,成《额辣济亚牖造诸器图说》一书。又如,李之藻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人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编译成《同文算指》一书。
李之藻的《天学初函》是中西文化嫁接的一部丛书。这是一部中西合璧的天文数学丛书。全书包括理编十种,器编十一种,共二十一种、五十五卷。其中大部分是西人的口述、中国人记述的书,如《西学凡》、《职方外纪》、《泰西水法》等,只有两种是中国人著的,即徐光启的《测量异同》、《句股义》。梁启超曾说,这次译介活动是“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为第二次”[8]。这套丛书正是这种接触的产物。英国的李约瑟则说:“在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后,中国的科学便和全世界的科学汇成一体了。”[9]
注 释:
[1] 明史·本纪第二·太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8.
[2]引文均见《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四.
[3]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4]童时明.昭代明良录·自序.
[5]陆粲.与华修撰子潜论修史书.见:明文海:卷一百七十四.
[6] 以上关于题诗的名目,录自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别史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 陈学友.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反动与先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9]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明朝和清朝: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admin)
策划书写作策划书格式策划书写作技巧项目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活动策划书
-
18(6)与校方紧密合作的实名注册机制。
(7)与各大高校社团合作,获得支持的同时,储备人力资源。
风险资本的退出风险资金退出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
股本结构与规模
股本来源 股本结构 陈涛 杨明 胡昌明 张辉
金额(单位:
元) 500 500 500 500 比例
25%
25%
25%
25%
我们建立的是四人合伙企业且共付盈亏,兼职中介公司本不需要过多的启动资金,校方又有创业园供我们实践,本身的风险已经降到了最小。
资金运营计划
导入期
(1)宣传费用500元包括宣传单设计、制作、发放;
(2)业务费用500元包括业务员下点进行业务拓展;
(3)投资费用300元对于我们的合作伙伴——社团举办的活动经费赞
助;
(4)储备资金800元应对突发事件。
成长期
假设一:若能达到导入期经营目标(在初期的三个月内净利润2000元),按
-
20 - 照投入所占用的比例将公司盈利超过部分进行分红下发。
开展中期计划——在周边院校开展业务
(1)宣传费用1500元包括宣传单设计、制作、发放:(2)计划留资2000元为后期业务开展预留资金;
(3)奖励资金500元对中期为公司做出贡献的成员进行激励;
(4)储备资金800元应对突发事件。
假设二:未能达到导入期经营目标,则需要补足资金或改变中期计划。
成熟期
假设一:若能达到成长期经营目标(在中期的三个月内净利润5000元),按
照投入所占用的比例将公司盈利超过部分进行分红下发。
(1)宣传费用3000元包括宣传单设计、制作、发放;
(2)业务费用2000元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同时扩大兼职、代理、
宣传渠道,多元化经营;
(3)奖励资金500元对后期为公司做出贡献的成员进行激励; (4)储备资金1500元应对突发事件。
假设二:未能达到成长期经营目标,则需要补足资金或改变中期计划。
管理团队
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陈涛、杨明、张辉、胡昌明
成员简介:陈涛,商学院09级市场营销班。现任班级宣传委员、商学院学生会自律委副主任、商学社人力资源部部长、军训教官、方正队主训教官。为人稳重、交际面广、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杨明,商学院09级市场营销班。大一任班级班长、参加了多次社会
实践活动,现为移动校园营销经理助理,有较好的组织、沟通能力。
张辉, 商学院09级市场营销班。曾任校自律委委员、现任班级副团
支部书记、两次参加校运会并获得很好的成绩,为人乐观、待人真诚、
富有激情、具有团队精神。
-
21 -胡昌明,商学院09级市场营销班。校自律委委员、商学社营销策划部部长,组织了多次商学社活动,多次参加校运会并荣获一等奖。为人踏实,积极乐观,富有激情。
组织结构
职责
财务部:负责公司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如财务计划和分析、投资决策、资
本结构的确定,股利分配等等;
负责日常会计工作与税收管理,每个财政年度末向公司成员汇报本年财务情况并规划下年财务工作。
人力部:负责公司合作成员的文件信息归档分类。
业务部:负责公司总体的业务活动,包括人员时间安排,随着公司的发展要提出 不同时期的发展方案。
公关部:负责公司总体的公关业务,在公司筹建之初开始公关工作。公关活动的
原则是树立公司特色服务,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的良好形象。还有与学校相关机构的联系。监督与投诉:监督公司成员的工作情况、受理投诉并调查情况。
宣传咨询部:负责公司事务的宣传、咨询业务。
总负责人:陈涛
杨
明
胡昌明
张
辉
人力
公
关
业
务
宣传咨
询
财务
监督与投诉
-
22 -
代运营策划书(共14篇)
党代会策划书(共17篇)
古代汉语教案模板(共7篇)
viv0 策划书(共7篇)
企划书和策划书区别(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