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 来源:网友投稿

**地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地区旅游管理局《**地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地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2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4
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与主要任务 9
一、完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9
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10
三、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0
四、客源市场开拓 20
五、旅游商品开发 20
六、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 21
七、秋冬季旅游 21
八、A级景区创建 22
九、旅游线路培育 22
第四章  实施**地区“十二五”旅游规划的保证措施 24
一、加强领导,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战略 24
二、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用政策鼓励投入 24
三、加强行业管理,实现有序发展 25
四、加强区域联合,实施资源共享 26
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 26
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7

第一章 **地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地委、行署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地区、县(区)旅游发展规划及部分景区景点规划;强化六县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景区景点建设,全区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努力打造**旅游品牌,树立**旅游整体形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依法治旅,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得到发展迅速。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接待游客1465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5万人次,国内游客1460万人次。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5年的136万人次增加到到2010年的40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5年的570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4.6亿元,翻了3翻多。
(一)加强领导,深化了对旅游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十分注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在历次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都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成立了由行署专员为组长,地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全区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明确划分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旅游业工作的领导,强化了领导小组的地位和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
(二)规划先行,奠定了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好旅游开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六县旅游发展规划;完成了互助故土园、循化孟达自然保护区、民和桃花园、民和七里寺及农家乐等景区景点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完成了民和药泉山、乐都瞿昙寺、乐都柳湾彩陶等修建性详规,以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水平勾画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蓝图。
(三)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
  “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加大了对交通、通讯、水电、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精品景区的建设力度。第一,形成了较好的通达条件。相继开通了互助、化隆、循化等高等级干线公路,随着一批景区与干线之间的连接道路、景区公路、景区步行道的建成,旅游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招徕游客、扩大客源市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第二,旅游要素配置进一步完善。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3344家餐饮住宿点中,规范了50个旅游接待点,建成了6个游客中心,30个旅游厕所。目前全区已有餐饮住宿点3344家(其中:星级饭店12家),拥有床位4500多张,旅行社11家,旅游企业达到50多家,并配套建设了一大批与旅游相关配套的旅游定点商店、餐厅、旅游交通及娱乐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1万多人,旅游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三是景区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在政府引导性投入资金的带动下,社会各界投入旅游业的积极性高涨,2008年4月以来,全区多渠道投入旅游发展的资金达8亿元,其中,互助故土园景区建设投入资金近1.1亿元,社会资金投入6.9亿元。全区AA级以上景区的达12个,其中互助故土园、循化撒拉族绿色园2个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评定,已成为我区旅游的两大亮点。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了**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十一五”期间,**地区旅游宣传促销的思路、方式日趋成熟完善。第一,突出整体形象宣传,集中打造民俗、宗教、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在109国道、省道等车流量大的道路、路口设置了24块大型道路标示牌,突出宣传5条旅游线;与青海省电视台、**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省内外诸多媒体密切合作,全方位地宣传**旅游,共制作播出了6多部宣传片,发表10多篇宣传文章(图片),与  合作完成了“走进**”专集1万多册,制作各种宣传资料5万多册;建立了**旅游网网站;通过承办黄河极限挑战赛、环湖赛、全国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民和桃花节、千人“安昭舞”、土族“纳顿节”、“花儿会”、等40多个节会赛事活动,对**旅游形象进行广泛持续的宣传;以主题鲜明的民俗品牌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的知名度、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第二,突出重点,加强合作,做好推介工作。积极组团参加北京、上海、大连、西安、重庆、昆明、兰州等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通过加快与连接周边地区的公路网建设,推进与西宁、黄南等州市的区域旅游合作。
(五)加强管理,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一,“十一五”期间,**地区旅游局理顺了地县(区)两级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制定和推行了系列行业标准,推行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共有 家星级饭店和 家旅行社 人经过培训考核取得了《**地区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广泛开展了星级饭店评定、旅游接待点评定、A级景区评定和创建文明景区(点)等活动;严格实行旅行社年审制度和导游人员IC卡管理制度,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规范了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二,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力度。举办了执法人员培训班,经过培训全区 名干部有 人取得执法资格证,有力地提高了旅游执法水平;制定了《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协调配合相关部门,采取集中整治和经常性执法检查相结合、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与旅行社年检、星级饭店年度复核、旅行社门市部清理、投保责任险、投诉受理等常规工作相结合,加大了查处力度,通过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游客满意率提高。第三,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举办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尤其是加强了每个“黄金周”的旅游安全检查和督促指导,落实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第四,在旅游行业广泛开展了行风评议和创优争先活动,表彰了一批先进旅游县、先进旅游企业、先进旅游经营户,促进了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确立了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十一五”期间,地委行署审时度势,确立了“五组合四统筹”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突出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008年以来,地委、行署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构建“秀美**、和谐**”,建设“河湟旅游强区”的思路,使**地区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旅游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地委行署进一步加大了对交通、通讯、水电、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随着“2468工程”的实施,**旅游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
(三)注重创新,是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实施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破解了**旅游新发展面临的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来投入、没有实力型企业来开发、没有国际国内团队来旅游三大难题,推动旅游业的新发展。
(四)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坚持精品和名牌战略,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十一五”期间,**地区高度重视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坚持按规划进行建设,坚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以政府为主导,加大了以“两县”为重点的精品景区建设,打造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促进了**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五)建设一支作风实、能力强、业务熟的人才队伍,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十一五”期间,**地区旅游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人才作为最主要的资源和要素,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积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了一支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队伍,为旅游重要产业建设提供了保障。
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特色不明显,尚未形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地区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长期以来,旅游产品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主吸引物;要素配置不成体系,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在**地区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景区、景点由于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同程度的存在可进入性差、通讯不畅、接待设施不完善等情况,制约了**旅游的发展。
(三)客源结构单一,近程游客居主体,对远程游客吸引力不强
  目前,**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集中在西宁和周边州市及**地区本身,对省内其他州市和邻近省区的吸引力较弱,较远省份的游客更少。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外游客人数十分有限。
(四)旅游业内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要表现在合理的旅游促销机制尚未形成,促销经费筹措渠道单一,旅游企业促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机制还不完善,对旅游企业管理的权限分散,旅游开发和营销宏观调控能力弱,投资引导不足,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还十分薄弱,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还不高;专门的旅游交通工具和线路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的机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和增强。
(五)管理有待提高
  从宏观来看,旅游政策法规的制定仍然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旅游执法队伍仍需扩充,执法力度不足,市场监管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旅游市场秩序亟待进一步整顿和完善,急需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并尽快使其发挥其作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从微观方面来看,**地区旅游企业还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整体素质较低,竞争能力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亏损面广,经营困难,导游人员在语种结构、地区分布等方面不甚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地接能力弱、管理松散,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差,市场开拓能力低,效益低下。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精品带动,集约化经营,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以实施“2468工程”为重点,着力建设“一心六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休闲体育、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五大系列品牌体系,开发提升五条精品线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创建A级景区,努力打造“夏都民族风情与自然生态家园”的新形象。全面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旅游业综合效益,促进**旅游经济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大旅游观念。加强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和部门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旅游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发展旅游大产业。
(二)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区旅游业要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突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民俗风情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提高参与性和吸引力,全力塑造**旅游品牌和总体形象。
(三)坚持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我区地处西宁、兰州两个省会城市之间的区位优势和全区旅游资源分布的特征,在线路设计、资源开发和市场培育上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四)坚持综合配套,推动联动开发。旅游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为配套,形成功能完备的产业链,以精品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动宾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工艺品、农畜产品加工的配套发展和开发,才能形成产业优势。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应立足在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并保持全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区接待省内外游客75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亿元人民币,在初步建成集观光、科考、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高原休闲避暑度假基地的基础上,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有序,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到2020年,全区基本形成五大精品旅游品牌,即以柳湾原始公共墓地、喇家史前灾难遗址、马场垣遗址等为代表的古文化旅游品牌;以瞿昙寺、佑宁寺、夏琼寺、班禅故居、文都寺、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以孟达自然保护区、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乐都药草台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品牌;以互助土族、民和土族和循化撒拉族民俗风情、休闲度假、黄河漂流、歌舞表演等为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品牌;以仿古复制工艺品、民族服饰、民间刺绣、传统风味小吃及干果、调料、中藏药材等系列开发为重点的旅游商品品牌。

“十二五”及2020年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预测
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游客人数(万人) 271 358.8 423 456.8 516.2 583.3 653.3 731.7 1075.1
增长率% 40.6 32.4 17.9 13 13 13 12 12 8
旅游收入(亿元) 2.66 4.0 5.0 5.8 7.2 9.0 11.3 14.1 32.2
增长率% 26.1 50.4 25 25 25 25 25 25 15
人均消费(元/人) 98.15 111.5 118.2 126.97 139.48 154.29 172.97 192.70 299.51
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与主要任务
一、完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根据**地区主体旅游资源的自然分布情况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从全局角度出发,依托优势资源构建旅游功能区,确定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旅游景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并以此产生旅游的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旅游的全面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为“一心六区”。
(一)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心)
把平安镇打造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地区位于西宁和兰州两大省会城市之间,兰青铁路和109国道横贯东西。平安镇临近109国道,作为**行署所在地,是**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综合管理功能,能够应对规模日益庞大的旅游群体在**发生的集散、救助、服务、保障等突发事件。
(二)六个特色旅游区(六区) 
乡村休闲度假区:以平安县为主要范围,包括峡群林场、夏宗寺、洪水泉清真寺等景点,建设完善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形成包括山地休闲、餐饮娱乐、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民俗风情旅游区:以互助县为主要范围,依托互助故土园、小庄村、古城村及周边田园景色景区,以土族文化体验为核心功能,形成民俗文化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民俗风情旅游区。
文化体验旅游区:以乐都县为主要范围,依托瞿昙寺、彩陶博物馆、柳湾遗址等旅游景区,形成集史前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区。
生态休闲旅游区:以民和县为主要范围,依托七里寺、西沟风景区、桃花园等景区,形成包括山地休闲、滨水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游憩区。
民俗宗教旅游区:以循化为主要范围,依托萨拉人家、文都大寺、街子清真大寺、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等景区(点),形成民俗体验、宗教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民俗宗教体验区。
黄河风情旅游区:以化隆县为主要范围,依托李家峡、公伯峡水库和黄河沿岸景观,形成休闲度假、黄河观光、民俗体验、寺庙观光于一体的黄河风情旅游区。
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1.互助县:故土园、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佑宁寺;
2.民和县:喇家遗址、寨子岛休闲游憩区、七里寺药水泉、卡地卡哇寺;
3.乐都县:柳湾墓地与彩陶博物馆、瞿昙寺;
4.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孟达生态旅游区、文都大寺、街子清真大寺、黄河水上漂流、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
5.平安县:峡群森林公园、洪水泉清真寺;
6.化隆县:公伯峡旅游风景区、黄河水上游览线、夏琼寺等。《详见**地区“十二五”重点旅游景区(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三、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一)旅游交通
1.建设一个旅游交通中心——平安。
2.强化东西两大交通门户——平安镇、川口镇。
3.构建两大交通环线:
北环线:平安镇—威远镇——互助北山——川口镇——平安镇;
南环线:平安镇—巴燕镇(群科新区)——积石镇——川口镇——碾伯镇——平安镇。
4.开发自驾车游览线。近期重点规划建设:平安——化隆——同仁——循化——化隆——乐都(瞿昙寺)——平安自驾车游览专线。

 


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
景区(点)名称 规划道路起止点 里程(KM) 道路等级及现状 规划与提升措施
喇家遗址 官亭镇—喇家村 1.5 四级水泥混凝土道路 中期新建三级油路
七里寺生态休闲养生区 川官公路(小岭村)——七里寺 4.5 四级水泥混凝土道路 中期新建三级油路
卡地卡哇寺 甘沟乡政府——静宁村 6.8 乡村四级砂路 近期新建四级油路
寨子岛 官亭镇——寨子村 4.5 三级油路 新修川官公路至寨子岛铁索桥一座
夏宗寺/峡群森林公园 古城崖—瓦窑台 28 三级油路 加强道路养护
李家峡黄河风景区 李家峡管委会——库区北岸 5 乡村四级砂路 新建三级油路
康扬电站 阿赛公路牙什尕——群科2公里处  5 三级油路 加强道路养护
清水湾 清水乡阿石匠村——清水乡新建村 渡轮停靠码头2座,索道0.4, 吊桥0.4;景区内部道路1.5 交通主要靠索道 以生态步游行道建设为主
文都大寺 循同公路路口--——文都乡拉岱村 文都寺外围转经路,景区内主路、步道、登山步道各1.5 乡间土路 新建四级油路或石板路
撒拉民俗村 三兰八亥村村内道路建设 10 乡村土路 新建四级油路或石板路
孟达自然保护区 景区内游步道建设 10 林间小路 新建石板路与木栈道结合
街子清真大寺 循同老路——街子清真大寺 1 乡村土路 新建四级油路
土族民俗村 景区内道路 5 沙石路 改建为三级油路
北山森林公园 浪士当石龙沟至扎隆沟 20 无道路 新建三级油路
5.开发水上交通:青海省旅游规划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开发黄河水上游览线。目前,黄河康扬电站——公伯峡段水上航运已通过论证,可通过实地勘测,确定黄河游览码头、游览航段。
(二)旅游住宿
2015年,**将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游客结构将发生较大改变。届时将接待数量可观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和海外旅游者。必须提供相应的接待设施,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
2015年,按照30%的游客需要住宿,住宿游客量达到300万人,全年按10个月计算,需要每天提供10000张床位。随着**地区“农家院”的进一步发展,住宿条件逐步提升、达标,30%的游客被分流,还需要每日提供7000张床位。
1.饭店建设
根据预测,新建和改造宾馆饭店规划和布局如下:
 
星级宾馆饭店建设与布局规划
序号 建设地点 数量(家) 床位数(张) 星级 建设分期
1 平安县 2 300 4 近期、中期
2 民和县 2 200 4 近期、中期
3 互助县 1 100 4 近期
4 化隆县 2 300 4 近期、中期
5 循化县 1 200 4 近期
6 乐都县 1 150 4 近期
7 北山森林公园 1 150 4 近期
8 孟达自然保护区 1 150 4 近期
9 平安县 2 300 3 近期
10 民和县 2 300 3 近期
11 威远镇 2 300 3 近期
12 巴燕镇(峡群新区) 3 600 3 近期
13 循化县 2 300 3 近期
14 乐都县 2 300 3 近期
15 北山森林公园 2 300 3 近期
16 孟达自然保护区 1 200 3 近期
合计   4150  
2.乡村酒店建设
乡村酒店建设与布局规划
序号 建设地点 数量(家) 床位数(张) 建设分期
1 峡群森林公园 2 100 近期
2 威远镇周边 4 200 近期
3 积石镇周边 4 200 近期
4 碾伯镇周边 4 200 近期
5 桃花园景区 4 200 近期
6 七里寺风景区 3 200 近期
合计   1100 
(三)旅游餐饮
1.加强行业管理
制定标准。转变餐饮业的经营观念,规范餐馆的经营行为。制定和推行 《“农家院”建设、运营和引导标准》,实行旅游餐饮定点推荐制,理顺旅游管理部门与当地“农家院”等社会餐饮之间的关系。
认证推荐。旅游管理部门对符合相关认证标准的“农家院”经营单位,要实行挂牌认证和推荐;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向全社会特别是向旅游者公布;要求旅行社和导游必须将游客带到获得旅游局和相关部门认证推荐的“农家院”等餐饮点进行消费,对违反者进行处罚。
实行保证金制度。结合**实际,推行“农家院”餐饮质量保证金制度,出现任何有损游客权益的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将有权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先行赔付。
2.提升餐饮水平
围绕各县的民俗特色和地区特色,充分梳理、挖掘、整合美食资源,深度挖掘、整理、提升和包装**地区现有的美食资源,构造**美食体系。同时,根据不同地区游客的具体需求,将本地饮食风味与外地游客口味结合起来,即能体现民族餐饮特点,又适合不同游客的口味。
(四)旅行社
1.尽快建设完善旅游咨询系统。在行署驻地平安镇与青**大门川口镇各建设一个地区级旅游咨询中心,在互助县威远镇、乐都县碾伯镇、循化县积石镇,化隆县群科镇4个旅游城镇各建一个县级旅游咨询中心,在各主要景区(点)建立旅游咨询点。
2.加快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根据游客数量增长的趋势和分布,积极鼓励外地大旅行社在**设立分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旅行社,鼓励当地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成立配套的旅行社来适当增加旅行社的数量;提高现有旅行社的质量,扶持几个上等级的旅行社企业。同时加强与区内外、省内外主要旅行社的联系,多方争取国内外客源。
(五)旅游购物
1.开发重点与措施
旅游购物的开发重点主要由:农副土特产品、工艺品系列、纪念品系列、礼品系列组成。开发措施一是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统一组织领导;二是加大研发生产力度,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重点扶持,加快发展;四是立足市场,立体营销。
 
2.旅游商品布局与建设
旅游商品布局与建设规划
地区 旅游商品规划重点 规划目标
平安 相关土特产品、工艺品、礼品、纪念品、旅游日用品 建设**全区旅游商品集散地
化隆 回族刺绣、服饰、工艺品等民族旅游商品;相关土特产品、宗教工艺品、礼品、纪念品 建设回族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塑造化隆旅游商品品牌,打造旅游商品购物街、中心、点、精品店
循化 撒拉族刺绣、服饰、工艺品等民族旅游类商品;黄河奇石等地方特色工艺品;辣椒、紫皮蒜等土特产品;相关礼品、纪念品 建立撒拉族、黄河奇石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塑造循化旅游商品品牌,打造旅游商品购物街、中心、点、精品店

互助 土族、藏族刺绣、服饰、工艺品等民族类商品;互助冬虫夏草、人参果、青稞酒、牦牛肉、土豆等土特产品;“冻石”类高档工艺品;相关礼品、纪念品 建立土族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塑造互助旅游商品品牌,打造旅游商品购物街、中心、点、精品店
乐都 乐都彩陶复制品、“中坝玉”等工艺品;辣椒、土豆等相关土特产品及相关礼品、纪念品 建设史前陶器旅游复制工艺品基地,塑造乐都彩陶、玉制品旅游商品品牌
民和 相关土特产品、礼品、纪念品、旅游日用品 建设**全区旅游商品集散地

(六)旅游娱乐
1.打造一个基地
以乐都为中心,打造全区旅游娱乐基地。乐都县居民以汉族为主,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交通位置便捷,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受民族传统习俗影响限制较少,且“乐都”县名有“欢乐之都”的寓意。
2.建设三大品牌
目前互助已完成了《彩虹部落》大型土族主题歌舞诗剧的编排,应充分抓住《彩虹部落》成功演出的大好时机,使之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品牌。在互助建设专门演出基地,制定商业演出机制。同时打造循化“撒拉绿色家园”大型主题风情歌舞演出和民和“花儿”大型主题歌舞演出,最终打造出**“一红(虹)、一绿、一花”相互呼应的“三大”国内著名旅游品牌。
(七)旅游厕所
“厕所难寻”、“遇厕难进”是目前**地区旅游厕所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体系比较而言,问题更加突出,旅游厕所服务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伴随着**旅游业下一步的迅速发展,这一问题将更加凸显。
**旅游厕所服务体系建设在空间布局上分为四大板块,即旅游交通干线板块、旅游集散地板块、旅游城镇板块和旅游景区(点)板块。围绕这四大板块来规划旅游厕所。
1.交通干线
重点在109国道和宁互公路、平大公路、阿岱—赛尔龙公路、街子—保安公路、岗子口—青石嘴公路等省道及各县道等主要交通节点建设一定数量的标准化旅游厕所。
2.集散地
平安镇作为**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要求进行高标准建设,应建设一座3星级旅游厕所,作为**旅游业的示范和形象工程。
3.旅游城镇
主要在**其他五个县城区的旅游咨询服务处(点)等主要公共场所。
4.旅游景区
所有开放的景区(点)旅游厕所建设要按照比相应景区等级低一个档次进行建设。未评级景区按2星标准建设,实现每个景区至少建设一个星级旅游厕所。
旅游旅游厕所布局与建设规划
区域名称 星级 数量 具体要求
旅游交通干线 国道节点 3 若干 按照《旅游区(点)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要求建设。厕所外观要与周围景致协调。非星级的要求无蝇、无味、水冲,内部干净、使用安全、没有异味,加强自然通风;采用“生态厕所”、“沼气化粪”等先进技术。强调生态化、特色化、规范化。
 省道节点 2 若干 
 县道节点 水冲厕所 若干 
旅游集散中心 平安镇 3 1 
旅游城镇   川口镇 2 1 
 威远镇 2 1 
 碾伯镇 2 1 
 积石镇 2 1 
 群科镇 2 1 
旅游景区 各A级景区 建设标准比景区A级标准低一层次 视景区面积大小、行人游步道长短等具体情况而定 
(八)旅游信息
1.建设重点
①**旅游网络建设
要积极建设以**旅游信息门户网为龙头,以各主要景区网站为重点,以辖区内六县政府网站为依托,以旅游企业网站为补充的**旅游网络体系。
②标识与指示系统建设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尽快进行标识与指示系统的设计与规范、完善及配置、安放工作,要在主要城区、各住宿接待中心(基地、点)和主要景区(点)道路入口等位置,建设安置美观科学和规范系统的标识和指示系统。
③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在平安镇、川口镇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各主要景区(点)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要求位置合理,体量适度,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设施齐全,功能完备,业务熟练,服务一流,信息化程度高。
④旅游解说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包括书籍、杂志、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导游解说词等在内的公共信息资料库,要求种类齐全,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制作精致,更新及时;大力发展电子导游服务系统,积极建设卫星定位,语言齐全的全方位电子导游服务系统,最终形成能够满足各种目标人群和市场定位的全方位、立体化旅游解说系统。 
2.空间布局
在**各县城主要街道、广场、汽车站、宾馆饭店、景区设立旅游宣传资料旅游咨询点;把**旅游信息纳入西宁曹家堡机场和兰州机场、西宁火车站和兰州火车站及省、县汽车站的宣传网络;加强自驾车旅游咨询宣传服务,在109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互公路、平大公路、阿岱—赛尔龙公路、街子—保安公路、岗子口—青石嘴公路等省道、县道及区内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相关宣传咨询服务站(点)。
(九)环境灾害预警与救助服务
1.建立环境灾害预警系统
严格执行重大旅游安全报告制度,特别是做好国内节假日旅游高峰期间的旅游安全工作。借鉴当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的食品、饮水等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包括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构;建立健全涉及自然灾害和环境事故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在旅游旺季,在各景区主干线、支干线和游步道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路段,安排专人看护,确保游客安全。
2.建立旅游突发事件救助体系
设立专门的救助机构和专项救助基金,为环境灾害提供及时和有力的救助。建立和完善预防与应急准备体系、应急处理指挥和协调系统、信息报告和发布与社会稳定系统,确保环境安全的资源保障系统和网络体系,提高区域各级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生态环境灾害和事件的能力;建立环境安全教育和培训机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3.利用新技术加强环境与灾害监测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因特网技术等,加强各级环境部门对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
4.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与**地区公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动当地群众力量,重点加强对特殊人群、危险物品的预防与管理,积极利用高科技手段,依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搞好旅游安全环境整治工作。
5.建立旅游保险系统
**旅游部门应大力加强与保险行业的合作,提高游客保险意识,全面实行旅游保险,把旅游安全纳入保险体系中。积极鼓励当地保险部门推出有针对性的各种旅游险种,实行自驾游、背包游、特种旅游登记制和保险制,在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开设旅游保险业务,及时掌握参与**旅游的游客活动信息,做好相关防范求援的准备工作,不断探索新的保险模式。
6.开展公众环境与灾害教育
提高公众对于区域自然、技术和环境灾害的社会威胁性的认识;大力开展关于灾害预防和准备措施的教育。
四、客源市场开拓
**地区目前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客源市场定位上,一级目标市场以省内、西宁市、兰州市及新疆、宁夏、陕西、四川等省(区)为主;二级目标市场以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城市群落为主;三级目标市场以新、马、泰、港、澳、台等地区为重点逐步向日本、韩国、欧美及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
五、旅游商品开发
旅游商品开发和旅游购物是增加旅游收入的关键,是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促进游客消费的重要手段。因此,**旅游商品的开发应遵循突出地方特色和品位,研究开发一批有创新、有特点、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推出精品系列,满足市场需求。“十二五”期间**地区重点旅游商品开发主要分为六大系列,即:工艺美术品系列、民族工艺美术品系列、民族服饰系列、中藏药材保健品系列、绿色食品、饮品系列、反映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纪念品系列。详见《**地区“十二五”旅游商品开发导向明细表》
六、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
1.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联动开发。在乡村旅游中要开发挖掘现保存完好的自然村落,通过包装、整合后恢复正宗、古朴、原始的生活场景、劳动工具、房屋建筑、服饰、礼仪、婚嫁节庆民间曲艺和风味小吃等。保留原有的民族风貌,同时在自然村落民居中补充建设现代化的卫生间等,通过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风貌把乡村中大片的农田、花卉树木林区、农舍、示范养殖基地,农业产业化园区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展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开辟土地、牲畜、树木领养项目,丰富旅游内容。让城镇居民和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携全家老小到乡村各自有偿领养的土地上耕种劳作,喂养牲畜,给领养的树木施肥、剪枝、浇灌等,观察春华秋实的过程,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和享受丰收的喜悦。
3.商务会议带动乡村旅游。政府及各大社团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有目的的将一些商务会议地点选择在乡村旅游区,开展商务会议型乡村旅游。在会议期间实行“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让游客在乡村优美、安静的环境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
七、秋冬季旅游
**地区开展秋、冬季旅游,首先要考虑延长旅游季节和突出特色为重点,各县要根据实际开展秋韵、冬景风光旅游、举办辣子节、果实品尝会等展示绿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成果的活动,与会期间,增加民族歌舞表演、摄影比赛及书法写生等文化活动,充实活动内容。冬季充分要利用县郊温室大棚推出“反季节”农业生态和“农家乐”旅游。利用
八、A级景区创建
发展旅游业,首先要发展旅游载体,把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不断提升品位、提高档次作为突破口,打造精品,全面发展,利用各种力量,放大旅游效应,顺利实现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和互助故土园两个AAAA级景区对提升旅游资源品味,推动全区旅游整体发展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创建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3个,AA级景区6个。
九、旅游线路培育
1.民族风情体验线路
(1)西宁——互助故土园(小庄村)——西宁。
(2)兰州——互助故土园(小庄村)——兰州。
2.高原生态体验线路
(1)西宁方向
西宁——威远镇——互助北山——乐都——瞿昙寺——西宁。
(2)兰州方向
兰州——民和——桃花园景区——乐都——柳湾遗址——瞿昙寺——互助北山——威远镇——兰州。
3.宗教文化体验线路
(1)西宁方向
①西宁——瞿昙寺——药草台寺——碾伯镇——柳湾遗址(彩陶博物馆)——佑宁寺——五峰山风景区——西宁。
②西宁——李家峡度假区——文都大寺——街子清真大寺——撒拉民俗村——喇家遗址——柳湾彩陶博物馆——卡地卡哇寺——西宁。
(2)兰州方向
①兰州——柳湾遗址——瞿昙寺——药草台寺——佑宁寺——碾伯镇——五峰山风景区——兰州。
②兰州——卡地卡哇寺——撒拉民俗村——街子清真大寺——文都大寺——李家峡度假区——兰州。
4.黄河水上游览体验线路
(1)康扬电站——公伯峡段,乘游船黄河水上游览。
(2)循化段黄河水上漂流。
5.大通河徒步生态体验线路
(1)西宁方向
威远镇——大通河——互助北山——川口镇。
(2)兰州方向
川口镇——互助北山——大通河——威远镇。
6.高原自行车挑战线路
威远镇——互助北山——威远镇。
7.自驾车体验线路
(1)青藏公路自驾车体验线路
平安县——青海湖——格尔木——拉萨。
(2)互助北山自驾车体验线路
西宁——平安县——威远镇——互助北山——瞿昙寺——乐都——西宁
(3)沿黄河自驾车体验线路
西宁——平安县——李家峡度假区——群科新区——循化撒拉民俗村——孟达自然保护区——喇家遗址——七里寺风景区——卡地卡哇寺——川口镇——瞿坛寺——平安县——西宁
(4)高原生态自驾车体验线路
西宁——平安县——李家峡度假区——坎布拉——群科新区——夏琼寺——同仁县——冈察草原——循化撒拉民俗村——化隆县¬——乐化路——瞿昙寺——乐都——平安县——西宁。
8.精品旅游线路
在开发上述旅游线路的基础上,推出如下五条精品旅游线路。
(1)民族风情线路:西宁——互助故土园——西宁。
(2)黄河水上游览线路:康扬电站——公伯峡段。
(3)宗教文化体验线路:西宁——李家峡风景区——文都大寺——街子清真大寺——撒拉民俗村——喇家遗址——柳湾彩陶博物馆——卡地卡哇寺——瞿昙寺——西宁。
(4)自行车挑战线路:威远镇——互助北山——威远镇。
(5)自驾车体验线路:西宁——平安县——李家峡度假区——坎布拉——群科新区——夏琼寺——同仁县——冈察草原——循化撒拉民俗村——化隆县¬——乐化路——瞿昙寺——乐都——平安县——西宁。
第四章  实施**地区“十二五”旅游规划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战略
(一)坚持“六组合四统筹”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旅游业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地委行署的重要决策。行署各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认识到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开放、就是抓城市建设、就是抓文化、就是抓投资环境、就是抓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引起重视并参与旅游业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协调,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扶植。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总体目标下,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相关行业任务明确,密切配合,把支持旅游发展落到实处。发改委、财政、金融等部门要重视和增加旅游投入;交通部门要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增加旅游客运能力,保证旅游交通线路畅通;建设、国土、文化等部门要积极支持旅游(景点)开发;企业、经委、商务局等部分要大力开发旅游购物品,扩大商品生产和销售。
二、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用政策鼓励投入
(一)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种融资渠道
旅游发展资金的筹集,一是增加各级政府对旅游的投入,地区及各县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旅游项目贷款贴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促销、人才培养、旅游商品开发等的补助。二是扩大利用外资,三是实行股份制,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建立效益驱动、投向明确、产权清晰、政策配套的产业投资机制,广泛吸引外商、个体私营企业和相关产业投资旅游业。
(二)落实旅游法规,用政策鼓励投资
加大青海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地委行署《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实施力度,做好《青海省旅游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工作,实现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通过并购、合资等形式参与国有旅游企业改制改组;通过拍卖、招标或者协议的方式,将景区(点)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境)内外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旅游项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政策。加大对国有旅游企业减负脱困、改组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强旅游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对内资和外商投资旅游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对利用荒山、荒地进行旅游开发实行土地资源优惠政策。
三、加强行业管理,实现有序发展
(一)建立旅游项目审批制度
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旅游项目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把旅游发展规划作为项目审批的必要依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从源头上杜绝盲目开发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宾馆饭店、游乐设施、旅游度假村等,旅游主管部门参与行业审批,计划部门在立项审批时,应征求旅游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景区开发建设实行“两统一、三属地”管理,即统一审定规划、统一组织营销,属地规划、属地决策、属地建设管理。
(二)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标准化管理
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旅行社、涉外饭店、旅游区(点)、导游人员的服务规范管理,用旅游行业标准来规范旅游市场,建立旅游质量投诉机制,严格执行行业管理的各种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检查、监督,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整治,促使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旅游法制宣传和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三)坚持依法治旅、依法兴旅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地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旅游联合执法力度,建立由发改委、旅游、公安、卫生、工商、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旅游行业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及管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整治和水上安全的管理,打击非法经营,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树立**规范、安全、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区域联合,实施资源共享
淡化行政界线,加强各县之间、州市之间旅游线路的连接与贯通,加强区域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客源互送。各地旅游局要从发展大旅游角度着想,防止近距离重复建设,确实做到资源共享和客源共享。实施无障碍旅游,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旅行社到**设立分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
尽快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完善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对政府行政领导的旅游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领导的旅游意识和抓旅游工作的能力。借助市内外旅游院校的办学优势,加快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对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特别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导游。引导企业积极引进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各类人才,建立规范的人才选拔、培养、任用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加强对公民,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导游等窗口服务人员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与环境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旅游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的旅游开发、建设、经营、服务和消费行为,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途径,妥善处理好各类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各级旅游和环境行政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引导和规范旅游及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消费等行为,将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旅游科普工作,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旅游活动其他各方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旅游行为。加强舆论监督,配合新闻媒体搞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二五 旅游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