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转变和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133万元,比2007年(下同)增长10%;税收入库259.18万元,增长10.5%;实现粮食总产量2850万公斤,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30元,增长12%。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巨果红花油茶、网箱养鱼、西甜瓜、巨东鸡等产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业逐步兴起,明督师袁崇焕故里、罗万山、石马山等景点配套设施日臻完善。项目建设深入推进,2007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0万元。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一批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民心路”工程、解决农灌人饮用水的水利工程、解决照明加工用电的输变电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更加重视民生问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低保、救灾救济工作有序开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发展思路逐渐明晰。××镇有优质水田2.9万亩、旱地0.6万亩、山林37万亩、浔江水域面积93万平方米(浔江流经××镇7个行政村,全长 31公里 ,按江岸线往江心方向 30米 为适宜网箱养鱼水域面积计得93万平方米),是××县的农业大镇。近年来,一直未能突破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态势,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加上财政匮乏,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步履维艰。新一届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审时度势,不断调整思路,始终坚持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始终把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作为发展的主旋律,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有力保障,逐步形成了“沿江(指浔江)村发展网箱养鱼,沿路(指南梧二级公路、××蒙公路)村发展西甜瓜种植,边远山村发展速丰经济林”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全镇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局面。
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做好产业规划、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区域等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形成了沿江的石炉村―思中村―塘冲村―三益村―保燕村―民益村―新马村网箱养鱼产业集聚带,目前网箱养鱼面积达 6000平方米 ;沿路的廻龙村-新兴村-富双村-新大村-龙胜村-满村村-××村-罗平村-罗垌村无公害西甜瓜生产基地,年种植西甜瓜面积达6000亩;罗万村-社区-××村巨果红花油茶种植基地,目前有油茶林1260亩,苗圃800亩;全镇养猪龙头企业2个,存栏种猪3000头、年产仔猪5万头、出栏肉猪2000头,巨东鸡养殖场60多个,年出栏巨东鸡65万羽;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组织6个。同时,石炉村千亩优质荔枝种植基地、富双村酿酒+养猪基地、罗平村黄沙鳖养殖基地、龙胜村养鹅协会的建立,使××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逐步形成。
三.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十六大以来,××镇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用于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集镇面积大大增加。十六大之前,××镇集镇面积110亩,无相应配套设施,经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相继建成第三、第四开发区,集镇面积增加到185亩,去年底,镇党委政府又投入100多万元改造旧街区的排污设施,重新硬化街道。道路交通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先后硬化了满村-石炉村、新大村-新庆、××村-罗万村、罗垌村-新陈村、新陈村-南梧二级公路、罗平村-新马村道路,总长 53公里 ,投入资金1325万元;重新铺设了龙胜村-满村-塘冲村的柏油路面,长 12公里 ,投入资金300万元。2009年起,又投入资金771万元,硬化村级道路 21公里 、扩建维修村级道路 30公里 。
四.新农村建设精彩纷呈。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百品”的要求,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新农村建设迈大步。通过充分发挥新马、富双两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渐建成富双村酿酒+养猪专业村、新马村网箱养鱼专业村、新大村巨东鸡养殖专业村、石炉村荔枝种植+网箱养鱼专业村、新兴村、××村无公害西甜瓜种植专业村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
五.大力发展民生福利事业,让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教育方面,从2008年起,全镇共投入近80多万元,兴建保燕小学、民益小学等学校2所,修缮中小学10所。在水利设施方面,投资128万元建成了××村人饮工程、新马村人饮工程,修复碑坝10座,农业水利灌溉渠道维修清淤 30公里 。在文化体育方面,推进新马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级图书阅览室、篮球场、休闲场所等文化体育设施。在道路交通方面,2009年上半年投入771万元扩建维修通自然村道路共 30公里 、硬化 21公里 ,解决山村近3万人行路难的问题。扎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新农合覆盖率达99.6%,1-6月份,全镇共获得新农合报销2000人,金额达到168万元,开展义诊活动共5次。提高农村低保救济标准,从原来每人每月25元提高到今年每人每月75元,2008年全镇发放低保、五保救济金211.44万元。落实国家种粮直补和农机补贴政策,2008年全镇发放275多万元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和29.87万元的良种补贴,2009年上半年共有72名农机户享受到补贴资金9万元。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计生“三为主”活动、“三好一满意”服务工作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培训返乡农民工1000多人,安排返乡农民工再就业300多人。投资20万元新建成3个村村通广播电视接收点,解决了100多户群众无法收看广播电视问题。
六.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党组织服务年工作。全力配合做好国家重点项目南广铁路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主线及线外施工用地近2500亩的征、租工作,发放征、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款1248万元;签订房屋拆迁协议79户,为拆迁户解决回建宅基地20户共 2000平方米 。新建通道便道30多公里。服务好精益精电子厂,使其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七.党的建设创新推进,科学决策机制逐步形成。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建立健全了党委工作制度、廉政建设规定、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和重大事项党委会议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机关管理考核制度,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通过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选准配强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力强、善致富的村两委干部,建立健全了《村级两委议事规则》、《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村帐镇代管”。
上一篇:青春是一场不是不志的期许
下一篇:乡镇办事处干部下访接访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