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演讲稿
《 美丽中国》演讲稿
同学们、评为老师们:
上午好!
随着十八大和两会的胜利召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已成为国人议论的焦点,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已成为时代的使命。今天我的演讲也是以此为主题,我的演讲题目是《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当我们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个篇课文时,我们仿佛目睹了我们的民族在日寇铁蹄下的深重灾难。在水深火热中,诗人抒发了他同仇敌忾、忧国忧民的感情,而今天更震撼我们心灵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
当人类为近百年来工业狂飙似的发展而自豪时,当我们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穿梭时,大自然却向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遭到毁灭性破坏,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在向人们痛苦地呻吟。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难道人们仅仅想换来一片游乐场或一幢豪宅?大片森林被砍伐,难道只因为要满足“饮食卫生”的一次性筷子?为什么一定要吃娃娃鱼、穿山甲?是为了口感还是觉得刺激?为什么要藏羚羊羊绒和海豹的毛皮?仅仅为了炫耀?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
我们深爱的土地也难逃厄运。我们不能让祖祖辈辈默默耕耘的土地一点点消失。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土地是人类繁衍、生生不息的家园。而现在土壤沙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在历史上有惨痛的教训。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著名的“丝绸之路”被掩埋在滚滚黄沙中。当前,每年约有 6万平方千米的土壤被沙漠化,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已沙化。而我国土壤沙化也相当严重。我国首都北京春秋两季经常会出现黄沙漫天的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沙漠化,“北京将被黄沙掩埋”也绝非危言耸听。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依水而行。而今长江沿岸的树木被疯狂地砍伐,茂密的森林已荡然无存。今天,我们感受到的黄河已不是或不但仅是李白诗中描绘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只有与太阳争辉的一川金流,还有面对悬河的战战兢兢,计算断流次数时的忧心忡忡。
环境问题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今后最可怕的痼疾,它将是悬在中华民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为了我们这片深爱的土地,为了久违的雨季里泥土和野花的芬芳,为了母亲河不再断流,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快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跨过高山,越过海洋,携起手来,大声疾呼:
“爱我山川,爱我河流,爱我地球,爱我中国!”。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