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专题党课讲稿党史学习教育党史知识
建党 0 100 周专题党课讲稿党史学习教育党史知识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全党同志上了一堂深刻的党史导读课和党性教育课,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并在全国两会等多个场合提出重要要求。这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关怀和殷切期望,对共青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明确任务。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和共青团员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入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带动广大青少年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1 年 7 月 1 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纪念日。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曾多次经历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也曾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走过一些弯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上了一条繁荣富强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100 年来,国际社会唱衰中国共产党的言论不
绝于耳,却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一个初创时只有 50 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何以能在无产阶级只占人口少数,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又异常强大的国家,改变民族的命运?一个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屡遭挫折、犯过错误的政党,何以能在 70 多年的执政生涯中,始终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这个有着 9000 多万党员的大党,又何以能经受住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复杂环境考验,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执政 70年,靠的到底是什么?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国内外背景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但是近代以来,由于腐朽的专制统治者无法应对世界千年未有之变局和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落后,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恶性循环中,屡战屡败,被迫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从 1842 年到 1949 年的 108 年间,包括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 21 个国家和地区与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 750 多个不平等条约。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1900 年 8 月 14 日,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而中国迎来的不是新世纪带来的幸福和欢乐,而是八国联军的火枪利炮。八国联军攻破了北京城的大门,在北京城内杀烧掠抢,无恶不作。1901 年,中国被迫与
包括八国联军在内的 11 个国家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带着深重的耻辱跨入 20 世纪的。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们的探索和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以林则徐、魏源、洪秀全、杨秀清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开始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想“师夷长技以制夷”,领导了农民起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领导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也发起了维新变法,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想学习法国和美国的经验,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探索,甚至为了实现理想而流血牺牲,但没有解决当时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屡战屡败的状况。
因此,这个时期的历史主题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达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目标;二是进行全面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需要一种政治力量肩负起这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肩负起了这样的双重使命。它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先进的阶级,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是全中国人民和全民族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也日臻成熟。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实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形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中国出现了五四爱国救亡运动的潮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潮流和中国五四爱国救亡运动潮流相互汇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其次,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新文化运动中新思想的传播,在吸收国外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潮之后,也觉醒起来,这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当时是一个需要伟大政党而产生了伟大政党的时代。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二、党的历史上的三大篇章和三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多年了,我们学习党的历史,从宏观上、总体上来把握,可以把这 90 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我们叫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间从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第二个篇章,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时间从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三个篇章,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间从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到现在。
与三个历史篇章相吻合的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第一,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第三,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党的历史上第一大篇章和第一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大历史篇章和完成的第一件重大任务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用了近 30 年的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 30 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1.创建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五四爱国救亡运动的背景下成立的,这两大潮流的汇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个人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对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陈独秀和李大钊认为,要走俄国人的路来解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问题,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中国共产党,两个人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他们的努力,到 1921 年的时候,
在中国已经有了 8 个共产党支部或者说是小组。后来,共产国际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情况,,派代表和李大钊、陈独秀联系,希望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 年 7 月 23 日,各个地方共产党的代表集中到上海,在上海的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李汉俊的家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于会场被密探发现,出现了不安全的情况,所以会议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个游船上,在此召开了闭幕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标志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了一支新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劳苦大众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定位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成立之初(1921 年到1923 年)主要的工作就是领导工人运动。当时有规模的工人罢工有 100 多次,这些罢工部分达到了工人阶级的诉求,大多数遭到了反动军警的残酷镇压,甚至有很多领导人在罢工的过程中都牺牲了,工人也遭到了迫害。
这种情况教育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进行革命,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工人阶级来推翻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动军阀统治是不容易的。经过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决定搞统一战线,和国内各革命阶级进行联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入到这一时期的第二个阶段,和国民党进行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2.国民大革命 1924 年 1 月,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很多领导人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或者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黄埔军校,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国民革命军,并帮助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在广州以及南方的一些省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但是,1925 年孙中山逝世之后,情况变得非常复杂。蒋介石作为当时国民革命军的主要指挥人员,在北伐的过程中本应联合共产党、联合苏联,但他的军队打到长江流域的时候,他感到不需要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也可以完成统一大业。1927 年 4 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可以说,国民大革命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失败了,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革命面临着失败,共产党面临着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和一些优秀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比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太雷、中央委员蔡和森等,都在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被反动派杀害了。
3.土地革命
在革命受到蒋介石、汪精卫血腥镇压的历史关头,一些真正的共产党人,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太雷、叶挺、刘伯承等等,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组织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斗争,革命又蓬勃发展起来。就是在这样一个危机关头,共产党面对敌人的屠杀,很多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人有贺龙、彭德怀、叶剑英,也有徐特立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这样一个危机的关头,要求加入共产党,这种精神是值得后人进行思考、研究的。另外,也能够看得出,这些人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面对敌人的屠刀,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随后,各地又先后发动了 100 多次起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屠杀、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其中,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最具代表性。面对敌强我弱的情况,毛泽东放弃了攻打大城市长沙的计划,把起义军领到了井冈山,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创立红军,发展共产党员,建立起红色政权,逐渐建立了以井冈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这个过程中,他艰辛地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的道路,也就是大革命失败后,如何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实践证明,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毛泽东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地区多次粉碎敌人的进剿、会剿,随后又在江西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
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显示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忍辱负重、不怕牺牲、组织纪律性强、理想信念非常坚定的优秀品格,用他的智慧和能力为土地革命的兴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由于当时共产国际的影响以及党中央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并不透彻、清楚,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他们没有接受毛泽东探索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中央仍然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苏联城市为中心的经验。后来,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更加遵循共产国际的指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这就造成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次失败又一次把共产党带到了革命的危机关头。
1935 年 1 月,经过长征到达遵义的红军有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时间,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对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路线进行了批判,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给中国革命又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以说,遵义会议起到了挽救红军、挽救革命、挽救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经过长征到了四川,和当时的第四方面军进行了会师。当时,10 多万的红军是一支很强大的力量,如果能够团结统
一,就可以战胜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顺利到达北方,建立新的根据地,开创革命新的阶段。但是由于张国焘个人野心膨胀,没有遵守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在这个时候犯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造成了新的危机。中国共产党经过努力,最终战胜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陕北会师。
面对蒋介石继续围剿,想要消灭红军的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被迫提出反蒋抗日的政策和口号。经过大量的工作,与张学良部队和杨虎城部队实现了停战之后,开始实行逼蒋抗日的策略和政策。那么,逼蒋抗日的目标实现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主要目标,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建立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又开始实行联蒋抗日的政策。
4.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经过准备,在 1937 年 7 月 7 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救亡图存,携手合作,与全国人民共同铸起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取得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
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重新确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国内、...
下一篇:2022百年党光辉历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