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七五普法宣传工作计划
学校领导七五普法计划
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深入开展普法及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推动依法治校的一项基础工程。为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治校战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实在在强化我校普法工作,依照中央和省(市)、市、县(市)关于普法及法治教育宣传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安排和要求,联系学校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为指导,紧紧围绕“七五”普法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注重创新工作机制,注重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教育广大教工和学生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更加深入增强广大学生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推动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普法育人工作,主动打造平安、文明校园。
二、任务目标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相联系,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联系,努力创造和谐、有序、稳定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展方式多样、富有效果的法治教育活动,提升学校领导层和管理人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水准,推动学校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使学生培育和树立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提升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准更加深入提
升;全面推动依法治校和综合治理工作,实实在在提升两个文明建设水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校成为法的学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接照 X X 局“七五”普法计划的要求,以学习和宣传《宪法》为核心,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全校学生教师员工中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担责任”为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宪法》、《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化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一反两讲”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全校学生教师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和依法办事成为自觉养成。
(二)突出学习宣传以“一反两讲”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学习宣传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用“法治”约束极端,将“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去极端化”贯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始终。加强《刑法》、《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的宣传,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国家安全意识、反恐维稳意识和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反恐维稳的决心和信心,提升应对暴恐活动的防范、处置能力,形成反恐维稳的整体合力。深入宣传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准的提升。
(三)主动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
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学生法律素质的评价水准,全面提升学校法制教育的水准。
(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既要强化法制教育,注重法治实践,发挥好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又要强化品德教育,注重道德实践,发挥好道德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引导功能。要建立完善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依法治校与道德实践并重的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彻到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之中。
(五)坚持普法与推动依法治教的实践相联系,全面推动依法行政,大力开展依法治校。完善学校依法治理的制度与机制,完善符合法治精神和法律规定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符合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气氛,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创建和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
四、七五普法对象和要求
全校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普法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普法宣传教育注重实效,切忌方式主义。
五、工作措施
(一)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逐渐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创新法制教育手段,建立和完善学校、班级和社会“三联系”的法制教育网络,利用学校周边的法制教育资源,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教育、社会实践、法制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小品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进学校,进班级”等“法治
进校园活动”,利用校内板报、宣传栏等平台使“七五”普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效果。
(二)主动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培训;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法制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副校长作用发挥明显,指导学校开展方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三)做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有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学法计划,教职工每年学法不得少于
X X 小时,在校学生完成规定的法制教育课内容。
(四)仔细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月”和“
X
X
X”国家宪法日以及重要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节日、重要节点等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活动,活动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并做好宣传报道。
(五)每年召开两次以上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安排普法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这项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安排、同检查。
(六)成立家长学校及家长委员会,挖掘社会资源,推动法治实践,构建及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形成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合力。
(七)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律规定,依法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无侵害教职工合法权益事件发生;无体罚、侮辱、歧视、驱赶学生事件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无重要治安案件和责任事故。
(八)更加深入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依法适时处理各种纠纷。
(九)更加深入建立完善专项激励监督机制,将普法依法治理及法治宣传工作放进绩效考核内容。
六、“七五”普法工作步骤与安排
学校“七五”普法计划从
X
X
X
X 年开始实施,到
X
X
X
X 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X、宣传发动阶段。
X
X
X
X 年制订学校的五年计划,与此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X 、组织实施阶段。
X
X
X
X 年至
X
X
X
X 年,依照国家“七五”普法计划和学校计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联系学校实际,每年制订工作计划,突出本年度工作重点,做到安排适时、措施有效、指导得力、督促到位。
X、迎接检查验收阶段。
X
X
X
X 年
X
X 月前,对学校计划实施情况的总结评估、迎接检查验收。
七、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全体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升青少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法律素质、法治观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开展好“七五”普法,要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强化领导、做好计划,实实在在抓紧抓好。
(二)完善领导体制,成立学校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
(三)落实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学校适当安排教育普法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推动对学生普法的规律与特点的研究与探索;组织编写具有示范性的普法教材;法制宣传教育骨干的培训和经验的推广。法制宣传教育的专项经费列入单位预算,专款专用,确保落实到位,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X X 区实验学校“七五”普法计划领导组名单
组长:
X X(党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
X X、 X X(副校长)
X X(工会主任)
成员:各处室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下设办公室:
X X(安全办主任)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与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在心得体会当中我们能够记录自己的感想以及在各方面的感悟,对于个人的觉悟和思想提升有着很大的扶助。
上一篇:春季班级工作计划
下一篇: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团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