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防疫情保安全座谈会发言材料4篇
稳经济防疫情保安全座谈会发言材料4篇
稳经济防疫情保安全座谈会发言材料篇1
“战疫”这场大考中,防疫是短期难题,发展是永恒命题,这两张答卷全答对才能得满分,答对一张只能是零分。当前,疫情形势出现的积极变化,既要求我们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又要求我们抓好复工复产,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考试,要用好“加减乘除”法,书写这“防疫、发展”双答卷。
“减”税费,下足政策“及时雨”。
小微企业面大量广,是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石,但它们自身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疫情打击更是雪上加霜。付薪、交租、还贷、给货款这“四座大山”本就是压在小微企业头上的资金压力,“不开工相当于直接等死,开工又惶恐不安。”针对复工成本高的问题,需要政府从信贷、社保、租金、税费等方面拿出全方位的支持方案,实实在在纾解小微企业困难。疫情变化、复工在即,要想企业有速度,政府就要有温度,减税费为复工复产卸了包袱,也为持续发展添了底气,实乃政策“及时雨”。
“加”资源,打通复工“主动脉”。
员工不足、物资缺乏、物流受阻、发货困难是企业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人力物力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恢复交通、保障物资、有序复工势在必行。随着城际交通恢复、高速公路卡口的撤销、列车部分班次恢复……要逐渐打通人流、物流、商流要道,为复工安上“快捷键”。政府“包招代接”让员工坐上复工的专车专列,“兜底保障”让企业享受防疫的物资支持。在这个特殊时期,正需要党和政府扶上马、送一程,这复工的“主动脉”才能通、企业才能“加速跑”。
“乘”效率,打出复产“组合拳”。
复工只是第一步,复产才是目的。疫情防控需要与时间赛跑,因为疫情而耽误的时间要尽快抢回来,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效率、只争朝夕投入生产。商事登记“易企办”零见面服务、转产口罩企业定向帮扶机制、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绿色通道……提供线上服务,简化线下流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开工不用等,抓紧时间迎头赶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让企业开工更放心,科学防控有序复工复产。
“除”隐患,绷紧防护“安全弦”。
复产复工不等于疫情结束,相反,这正是的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的讲话中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因此,这段时间要高度警惕侥幸心理,要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工作场所消毒、食堂错峰就餐等防护措施,时时刻刻绷紧防护这根弦,坚持、坚持、再坚持!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这场大考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破楼兰终不还,逐渐恢复生产生活、增强信心决心,才能共克时艰、迎来春天。
稳经济防疫情保安全座谈会发言材料篇2
今年年初开始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历史罕见、前所未有,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X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受此影响,GDP降幅达到-6.8%。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不会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疫情之后经济会出现V型反弹,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一轮小幅扩张。这是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历次世界经济危机或衰退都与经济过剩有关,没有经济过剩就不会出现经济衰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是减少生产和供给,具有抑制过剩的作用,因此,尽管疫情期间因生产减少、销售困难经济会出现大幅下降,但疫情之后,企业生产会出现一轮较大幅度的反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了这一点。一季度同比下降X.X%,二季度则同比增长X.X%,三季度实现增长X.X%。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也支撑这一判断。例如,经合组织X月XX日发布《全球经济中期展望报告》称,预计中国经济XXXX年增长X.X%,XXXX年X%;国际货币基金组织XX月XX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XXXX年增长X.X%,2021年X.X%。
稳经济防疫情保安全座谈会发言材料篇3
xx日前推出50条政策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包括千方百计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多措并举稳外资稳外贸、大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全力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等;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今年3月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团结带领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经受住了xx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动态清零”的目标是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各地区各部门要从“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行作斗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4.8%,前4个月累计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反观“躺平保经济”的美国,一季度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折合年率下降1.5%。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普华永道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近60%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1年至3年扩大中国业务。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我们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必胜信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扎实做好退税减税降费工作。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稳住市场主体。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紧紧围绕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强化政治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推动各级各部门履职担当,严肃查处责任落实不到位,失职渎职、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以高质量监督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稳经济防疫情保安全座谈会发言材料篇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各地各部门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画好“终点”、点亮“起点”,起笔绘就全面小康“时代线”。
画好脱贫攻坚收官“最终点”。收官之战怎么打,答题过程很关键。各级党员干部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树牢“乐业才能安居”意识,着眼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新房子”住起来,“新设施”建起来,不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有力保障贫困群众就业;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不能“一搬了之”“不闻不问”,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医疗等一体化发展,让困难群众有事做、有屋睡、有盼头。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克服新冠肺炎影响,用心用力帮扶困难群众,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描绘乡村振兴推进“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农村靓不靓,关键在产业。产业发展具有强大带动作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正因将小木耳办成大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汲取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培养本土人才,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奋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带领广大农村群众迈向致富路。
连接小康社会建成“时代线”。千年梦想,一线之隔、一步之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脱贫攻坚、需要乡村振兴,更要为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提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要求,不仅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而且明确提出了“六保”任务。“六稳”“六保”,稳的是发展之基、保的是民生福祉。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只要我们真抓实干、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就必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迎来更好更快发展。
推荐访问:疫情 座谈会 发言 防疫情促发展保稳定三述发言材料
上一篇:公司团建发言简短13篇
下一篇:2022年度党支部书记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