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敢于担当党委书记(发言稿) 如何勇于担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如何做敢于担当党委书记(发言稿) 如何勇于担责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新形势下怎样做到敢于担当做一名
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
XX镇XX
(20XX年12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前沿,既是连接城区与农村的关键节点,又是融合城乡各类资源的重要载体。作为基层党委书记,其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农村工作的发展质量、速度,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那么新形势下怎样做到敢于担当,如何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当好一个让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的基层党委书记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思想上,要有责任意识和紧迫感
基层党委书记作为乡镇党委的“带头人”,既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又是本乡镇重大工作的决策者。所以,一个乡镇的工作成效,关键在于党委书记是否在勇于担当的胆气,和对事业对群众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
(一)要有责任感。一名优秀的党委书记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本乡镇的工作不断提出
新目标,以此促进自己不断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一要有怕干不好工作的危机感;二要有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的欠债感;三要有自身应当具备的某些知识和能力而没有具备的不足感。凡有“怕苦怕累怕困难,庸庸碌碌守摊摊”的思想,不可能有所作为,也难以胜任乡镇党委书记职务。正是基于这一点,乡镇党委书记应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在集思广益,拓展思路等方面以冷静、理性地思考问题,把涉及全镇发展大局的重要事项和问题经常放在头脑里,多谋划,多考虑。特别是一些关键环节和步骤,应充分把握提高思维的层次和水平,以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要有紧迫感。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超前思维、谋划发展,致力于发展,是乡镇一切工作的主题。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党委书记就要必须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这就要求乡镇党委书记应具有时效观念,有雷厉风行的紧迫感。能今天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能马上办的事不等一会儿办,问题看准了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干部群众把任期目标变为现实。在工作上要分清轻重缓急,讲究方法,提高效率,切实找准本乡镇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本地人适合干什么事,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等带有突破性的重点工作,找准本乡镇的特点和优势做大做强,做出成效,实现“差别竞争,劣势变优势”,真正把多数人受益,群众急需,长期起作用又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办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有创新精神。观念决定行动,有创新的观念,才能有创新的作为。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必须要有开拓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和工作要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委书记在创新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对于推动全体职工的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的党委书记决不可能带出思想解放、行为创新的集体。相反,思维开放、管理民主的党委书记更容易激发下属创新的想法和实践。因此,作为一名党委书记要坚持做到带头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通过自身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和带动全体职工走创新之路,实现工作的整体创新。
二、在工作方法上,要立足实际统筹推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光靠哪一个人去干或只干哪一件事是不行的。作为党委书记在工作摆布上要讲究方法,在发挥集体领导智慧和力量的基础上,要立足实际,统筹兼顾,既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又要兼顾全局,解决好次要矛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一)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团结班子是党委“一把手”的主要任务。一个乡镇发展不发展,工作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践证明,班子团结好了党委就出威信,班子就有凝聚力,群众就出积极性。一要善于择人任事,合理分工,量才使用,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工作衡量人,工作第一,感情第二。二要善于用人不疑,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选贤任
能,不怕有争议,关键看干事。三要善于集思广益,重大的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不搞“家长制”、“一言堂”,力求决策科学,权宜通达。四要善于搞好团结,团结才有战斗力,团结才能出成绩,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采取疏导的方式,正确处理班子内部的各种矛盾。
(二)要揽全局,善协调。抓大事、管全局、把方向,是党委领导的根本职能。乡镇党委是管一个地方的全局和方向的,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全局指导和宏观决策上。“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把手的主要职责是谋全局抓大事,对事关政策性、全局性、倾向性的工作和问题应统揽抓好,提出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同时,要善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作为一个基层党委书记,就应该具有平衡、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及人际之间关系的本领,千方百计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三)要明责任,抓本职。乡镇党委是抓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角”,乡镇党委书记不担是抓农村基层党建的直接责任人,更是其本职工作。实践证明,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书记的作用,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抓党的建设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牢固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意识。一要增强管党意识。只有增强管党意识,才能解决好想抓的问题,这是抓好党建工作的根本和前提。二要落实管党责任。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每
年要制定好党建工作的年度规划;要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落实基层党建常抓不懈工作机制。三要提高管党能力。要加强党建理论、党建知识的学习,使自己成为熟知党建知识的称职的党务工作者;要勤于实践,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来实践,在实践中积累才干,在实践中提高。同时,党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抓好的,特别是对基层组织薄弱村、后进村,必须靠坚韧不拔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抓下去,才可能取得成效。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个大课题,要想抓好必须围绕党建的各项任务,一件一件抓落实。
三、在作风上,要当好表率树好形象
乡镇党委书记的行为、作风如何,代表着一级党委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基层,影响着统管的对象。因此,乡镇党委书记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做到亲民、爱民、勤政为民。
(一)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乡镇党委作为党的基层党委,与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具体。所以,作为乡党委书记,基层党委的负责人应该以身作责,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用言传身教带动身边的人,正确的对待人民群众,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乡镇党委书记工作在基层,处于第一线,主要精力用于落实上级的决策。因此,乡镇党委书记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实干的楷模。一要做到
工作布置在下面。能在基层开的会议不在上面开,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不在机关解决。二要做到问题解决在下面。要经常带着问题搞调查,注重从实际工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鼓励和接受群众参政,倾听群众呼声。三要做到任务落实在下面。做到看不准的工作不布置,布置了的工作不放手。一个党委书记只有树立严细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地带头实干,乡镇工作才会出成绩。
(三)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乡(镇)党委的“一把手”,并不是地方的“父母官”,而是人民的“公仆”。所以,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记廉政之责,抵得住诱惑和腐蚀,真正做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