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福贡县田间渠道
X X 年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福贡县田间渠道
云 南 省 福 贡 县 县 灌 区 程 渠 道 改 造 加 固 工 程
建设方案
云南 华禹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二 Ο 一 一 年 三 月
朗启庄 核
定:
白树明 审
查:
李丕清 校
核:
杭
刚
设
计:
秦 家霖 编写:
文开华
周延伟
秦 家霖
杨
雪
李
勇
张
永
杭
刚
投资概算:
李丕清
参加工作单位:
怒江州福贡县水利局
目 目
录 一、
概述 ............................................................................................ 1
1.1 项目区差不多情形 ........................................................................ 1
1.1.1 自然概况 ................................. 1
1.1.2 社会经济状况 ............................. 6
1.1.3 农业生产现状 ............................ 10
2 1.2 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 11
1.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 11
1.2.2 灌溉水源工程(水库)运行状况 ............ 12
1.2.3 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 .. 13
1.2.4 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进展状况 .............. 16
1.3 水资源状况 .................................................................................. 17
1.3.1 水资源 .................................. 17
1.3.2 水资源利用情形 .......................... 20
1.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开发潜力 .................. 21
二、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2
1 2.1 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
........................
22
2 2.2 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可行性
........................
24
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形 .................................................... 26
3.1 规划范畴与年限
...............................
26
2 3.2 规划目标与 任务
...............................
26
3 3.3 工程类型及布局
...............................
29
3.4 规划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
30
四、重点县实施打算 ........................................................................ 31
4.1 建设目标与任务
...............................
31
4.2 工程建设规划
................................. .
32
4.2.1 工程建设标准及范畴 ...................... 32
4.2.2 要紧建设内容及规模 ...................... 34
4.2.3 工程总体布局及分年度实施打算 ............ 39
4.3 水资源供需平稳分析
...........................
41
4.3.1 项目水源及可供水量分析 .................. 41
4.3.2 项目需水量分析 .......................... 53
4.3.3 项目供需平稳分析 ........................ 62
4.4 工程地质
................................ .....
68
4.5 工程规划设计
................................. .
71
4.5.1 渠道防渗改造工程设计 .................... 71
4.5.2 施工组织设计 ............................ 94
4.6 投资概(估)算与资金筹措
.....................
99
4.6.1 编制依据 ............................... 100
4.6.2 基础单价 ............................... 100
4.6.3 费率 ................................... 101
4.6.4 编制方法 ............................... 103
4.6.5 独立费用 ............................... 103
4.6.6 其他 ................................... 104
4.6.7 投资概(估)算表格 ..................... 104
4.6.8 资金筹措及整合方案 ..................... 145
4.7 工程建设与治理
..............................
145
4.7.1 工程建设治理 ........................... 145
4.7.2 工程运行治理 ........................... 148
4.8 预期效益
................................ ....
153
1 4.8.1 经济效益 ............................... 153
4.8.2 社会效益 ............................... 162
4.8.3 生态及环境效益 ......................... 163
4.8.4 成本水价分析 ........................... 164
4.9 资金整合打算
................................
165
5 保证措施 ...................................................................................... 166
5.1 组织领导保证措施 ............................. 166
5.2 资金筹措与整合保证措施 ....................... 167
5.3 农民筹资投劳保证措施 ......................... 167
5.4 建设治理保证措施 ............................. 167
5.5 资金治理保证措施 ............................. 168
6
附件 .............................................. 170
附件 1 、附表 1-7 (重点县 福贡 县)
2 、2018 年云南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福贡 县建设方案初设图集
一、
概述
1 1.1 项目区差不多情形
1 1.1.1 自然概况
(一)
地理位置 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边境线长 142.218 公里。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 26°28′~27°32′之间。南北最大纵距 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 23 公里。全县总面积 2756.44 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一个从北向南狭长的“V”字型谷地。县内最高点在碧罗雪山的嘎拉拍山峰,海拔 4379 米,最低点在与泸水县交界处的怒江江面,海拔 1010 米,相对高差达 3369 米。
(二)
地势地貌 福贡县地处横断山高山峡谷区中部,全县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经贡山县南部的普拉底乡进入福贡县,从福贡县南部的匹河乡流入泸水县洛本卓乡。怒江西侧为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专门的“V”形地貌。境内峰峦叠嶂,河谷深切,山势陡峻,形成高山峡谷相间的专门格局,并沿河谷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递降。境内最高点碧罗雪山山脉、子里甲乡境内的嘎拉相山普鲁古山上部山峰海拔 4379m,最低点在与泸水县接界处的怒江江面海拔 1010m,相对高差达 3369m。
福贡县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结合部邻近,导致境内形成一系列的大断裂和断裂带,形成现今峰谷相间的高山峡谷地貌。区域内差不多地貌类型有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高山峡谷向平原宽谷的过渡地带、中山盆地地貌、夷平面等。
(三)
水文气象 福贡县属印度洋季风区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青藏高原和孟加拉湾气流交替阻碍地带。由于境内在地貌划分上属极大起伏的高山,海拔差异显著,地势地貌复杂,而这种复杂的自然地理背景再分配着光、热、水的分布。因此,地点性和局部性的小气候十分明显。有纵向变化的明显差异,也有横向变化的区别,但垂直地带性的差异,大大超过经、纬度地带性差异,形成了典型的立体气候。从谷底到山颠,由南至北,自起南亚热带边缘,跨过了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及寒带等七个气候带。集多层气候带于一谷。据福贡县气象站(海拔 1190.9m)多年实测资料,年平均气温 16.9℃,多年平均最高气温 24℃,极端最高气温 37.1℃,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 12.4℃,极端最低气温-2.8℃,平均风速0.8m/s。福贡气温情形见表 1~1。
表 表 1 1 ~ l 福贡平均气温顺月气温表( ( 摘自福贡县气象局资料) )
月份 1 2 3 4 5 6 7 气温℃ 9.5 11.1 13.7 16.3 20.1 22.6 23.6 月份 8 9 10 11 12 平均 系列 气温℃ 23.4 22.1 18.4 13.4 9.7 16.9 17 年 全县多年平均气温为 12~16℃,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数为 1402.5h,霜期 70~100d,年高山积雪 2~3 个月,干湿季节分明,风力 0~5 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389.5mm,时空分布不均,上游降雨明显多于下游,雨季为 5~10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 75%,旱季为 11~次年 4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 25%。
(四)
地质构造
福贡县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中部,区内构造上属滇西褶皱带。东部属德钦——兰坪拗断区,中为怒江深断裂的东支,西部属贡山——腾冲隆褶断区。以高黎贡山和怒山的长期隆起,怒江河谷的强烈下切为特点,褶皱、断裂发育,以南北向为主组成紧密线状构造,主干断裂常被后期东西向断裂所破坏,构造复杂,岩石出露相对完整。地层以 古生界和中生界最为发育,新生界比较零星。大范畴为燕山运动晚期分布最为广泛,总的地址特点是:褶皱、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岩层出露相对完整,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岩性不专门复杂,要紧由长石石英质碎屑为主的沉积而成的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及混合岩等,称之为“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系。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各项目点均为强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动反应谱特点周期为 0.45s。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97 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五)
资源概况 全县属高山峡谷地貌,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流有怒江和从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山涧注入怒江的木古甲、施底、亚母、利沙底、木克吉,木加甲等 49 条天然河,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48.6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有 6.04 万千瓦。
福贡的峡谷主体气候环境为生物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境内各种有壳斗科、木兰科、木全科、山茶科及箭竹、铁杉、冷杉等树种。动物有豹、羚羊、小熊猫、野牛、岩羊、滇金丝猴、小熊猫、猕猴、鹿、麂、飞鼠、水獭、黑熊、尾梢红雉、灰角雉环颈雉等国家Ⅰ级、Ⅱ级、Ⅲ级爱
护动物 39 种。药用植物有黄连、天麻、茯苓、贝母、牛夕、羌活等 170 余种。
目前已初步探明境内矿物资源有锡、沙金、铅锌、钨、铁、水晶石、云母、绿柱石、电气石、石棉、密玉、绿帘石、硅、大理石、石灰岩等矿种,其中大理石资源储量为 24.3 亿立方米。
1.1.2 社会经济 状况 福贡县辖上帕镇、马吉乡、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和匹河怒族乡等 1 镇 6 乡,57 个村民委员会,628 个自然村。总人口 95021人,农业人口有 83189 人。境内居住着以傈僳族为主的 12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 98%。
其中:上帕镇-面积:393 平方千米,人口:2.61 万人,全镇辖 12 个村委会:上帕、达友、达普罗、施底、珠明林、腊竹底、双米底、知子罗、腊乌、古泉、木古甲、腊土底,镇政府驻上帕。匹河怒族乡-面积:398 平方千米,人口:0.99 万人,全乡辖 9 个村委会:普洛、瓦娃、沙瓦、老母登、知子罗、棉谷、架究、托平、果科,乡政府驻匹河。子里甲乡-面积:351 平方千米,人口:0.88 万人,全乡辖 5 个村委会:子里甲、俄科罗、腊母甲、金秀谷、亚谷,乡政府驻子里甲。架科底乡-面积:259 平方千米, 人口:1.05 万人,全乡辖 6 个村委会:架科底、南安建、达大科、阿达、维独、里吾底,乡政府驻架科底。鹿马登乡-面积:417 平方千米,人口:1.3 万人,全乡辖 9 个村委会:鹿马登、亚坪、赤洒底、娃土娃、麻甲底、巴甲朵、腊马洛、布拉底、赤恒底,乡政府驻鹿马登。石月亮乡-面积:478平方千米,人口:1.12 万人,全乡辖 9 个村委会:利沙底、石门登、米俄洛、知洛、扎利、资古朵、亚朵、左洛底、拉马底,乡政府驻利沙底。马吉乡-面积:511 平方千米,人口:0.87 万人,全乡辖 7 个村委会:马吉、不腊、古当、木加甲、马吉米、乔底、旺基独,乡政府驻马吉。
全县国土面积 2756.44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112113 亩(其中:水
田 18420 亩;旱地 93694 亩),人均耕地面积 1.18 亩。粮食作物生产以玉米、水稻、小麦、豆类、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类、蔬菜、药材为主。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 22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 16 万亩,平均单产 184公斤,粮豆总产量达 29741 吨;经济作物与其它饲料作物面积 6 万亩,油料产量为 496 吨,各类药材生产达 947 余吨。
近年来,福贡县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立县”的进展思路,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进展生态化”的路子,全面加快生态经济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措施如下:
(一)0 30 万亩林果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自州委、州政府提出在全州实施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项目以后,福贡县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就可供造林地块、现有经济林等在全县范畴内展开调查统计。依照调查统计结果,结合全县进展规划,县委、县政府提出要结合生态建设工程、兴边富民工程和扶贫开发工程,针对境内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核桃、漆树、花椒等几个适生性强、生态和经济效益好、治理要求相对较低、群众容易同意的干果树种,用三年时刻完成 10 万亩核桃、10 万亩漆树、10 万亩花椒共 30 万亩林果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并把任务分解到全县六乡一镇,与 19552 户群众签订了《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项目业主保证书》。同时,迅速启动了育苗基地建设,目前已培养种苗 150万株。为了确保 30 万亩林果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该县制定了包括领导措施、组织措施、政策措施、职责措施、科技措施、宣传措施、奖惩措施等一系列工作措施。还启动了 10 万亩油桐改良工程,多次请省内外专家“集
体会诊”,积极寻求解决 10 万亩油桐树龄老化和黑斑病难题,力求把林果业培养成全县最具特色、经济支撑力度最大的支柱产业。
截止 2007 年 11 月 9 日止,福贡县共完成草果种植面积为 17961 亩。其中:2007 年草果种植打算 4000 亩,各部门调运及发放草果苗达 4680350苗,实际完成草果种植面积 15601 亩,完成打算数的 160%。2007 年全县草果种植投入及使用资金 140.4105 万元:其中:①州级投入 50 万元;②扶贫、民委、水务、林业、安监等各个部门投入 86.3 万元;③县农业局投入54.132 万元。2018 年百万亩中药材种植打算、共打算种植草果 20000 亩。其中:1、马吉乡:草果种植 3000 亩。
2、石月亮乡:草果种植 2200 亩。3、鹿马登乡:草果种植 2300 亩。4、上帕镇:草果种植 5000 亩。5、架科底乡:草果种植 2000 亩。6、子里甲乡:草果种植 2500 亩。7、匹河乡:草果种植 3000 亩。建立草果苗圃 20 亩,可出草果苗 100 万苗。
(二)
特色优势作物促进农业增效 福贡县境内 80%以上的国土面积是高山峡谷,10 万亩耕地中 90%的土地坡度在 25 度以上。专门的地势地貌形成了高山峡谷、立体气候环境,为多种生物的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县委、县政府结合资源优势,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的基础上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进展马铃薯、荞麦、鸡脚稗、油菜以及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作物,同时积极构建农产品的加工、营销体系,以逐步实现产业联动进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
生态产业初具雏形 近年来,福贡县在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加快生态建设的进程中,
积极寻求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引导、农户参与、招商引资等方式,逐步构建起生态产业进展平台。目前,全县完成生态经济园建设 32202 亩,其中,药材园 24413 亩,茶园 3500 亩,果园 4289 亩;完成魔芋种植 200 亩,木豆种植 800 亩,草果育苗基地 1 个。同时,正在加快建设 1000 亩魔芋基地和以党参、黄连为主的 50000 亩药材种植基地,全县生态建设正逐步走向规模化。
福贡县通过扎实抓好林果基地建设、进展特色优势作物、培植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出现良好进展态势。
3 1.1.3 农业生产现状
福贡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北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沿江一带属黄红壤和典棕壤,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稗子、小米、高粱、花生、油菜、小麦、荞子、豆类、薯类。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经济进展十分缓慢,人民生活仍旧十分贫困,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2018 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32924 万元,农业总产值 10266 万元,占 32%,财政收入 1222 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8182 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861 元,农民人均有粮 358 公斤。是一个全省及至全国属指可数的典型旱作山区农业贫困县。
2018 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 47145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964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 18163 万元,第三产业完成 19340 万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为 26190 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1540 万元;地点财政收入 4079 万元,地点财政支出 20186 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594万元,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6373 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7879 万元,粮食总产量 30965 吨。
2 1.2 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1.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福贡县由于专门的地势地貌条件,形成山峭坡陡,山高水低,盘山渠道长,引水渠道多,全是土渠,引用流量小,受益面积少的水利工程特点。全县约 1.9 万亩水田,却有大小水沟 686 件。
为了稳固粮食增产,必须确保农田灌溉,抓住要紧沟渠进行三面光建设,推广良种良法。福贡县境内土地面积虽多,但能新开的水田面积却专门少,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提高粮食单产,在水、肥、籽种、治理上下功夫。福贡县直截了当在小箐水河中取水的水沟有 243 件。243 件引水沟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形如下:匹河乡31 件、子里甲乡 25 件、架科底乡 27 件、上帕镇 48 件、鹿马登乡 37 件、利沙底乡 39 件、马吉乡 36 件。从灌溉面积上看,上帕镇最多,水田面积占全县水田面积的 39.4%,其次是鹿马登乡占 20.9%。福贡县农田灌溉引水渠件数多,且差不多上修建于五十~六十年代,土渠,过水能力低,加上山高坡陡,冲刷渗漏严峻,水渠盘山长,三面光防渗加固投资大。自 1985年开始,就对重点水渠进行三面光建设,但由于受上级扶贫力度限制,工程质量标准较低,上不了档次。
1.2.2 灌溉水源工程 (水库)运行状况 福贡县地处偏远,受自然条件的阻碍,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进展缓慢,远远落后于省内其他县,是典型的贫困县。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水利建设工作近年来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整体水平仍旧较低,各项水利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要紧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工程抗灾能力差,水毁情形严峻 我县境内的水利工程建设年限早,且沟渠以土渠为主,是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自行开挖建成的,加之我县境内每到汛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难频繁发生,而境内无修理治理经费,导致水利工程毁损严峻,载水能力差,无法确保受益灌溉面积用水需要。
(2)投入资金不足 我县是一个山区、贫困为一体的贫困县,又是一个农业县,县财政十分困难,宽敞群众收入普遍低下,无法自行进行水利基础设施的加固防渗建设。只能依靠上级部门的扶持建设。
(3 3 )
工程治理落后
过去我县的水利和饮水工程建设普遍存在“重建设、轻治理”的现象,用时管一管,用完无人管的情形专门突出,工程使用年限较短,部分水利年年建,年年毁,造成了重复建设,故工程治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1.2.3 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 福贡县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了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力度。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其它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的水利工程项目有:
2001 年度对木地戈水沟、亚格来水沟、布拉底水沟、阿路底水沟、上帕娃底水沟、利沙底以六底水沟、亚谷水沟、子里甲老王水沟、古泉罗比水沟、老母登卧扒水沟、达见米底水沟等进行改建,共完成三面光22.3 公里,二面光 8.3 公里,一面光 8.3 公里。
2002 年,对恰打等 9 条水沟进行了三面光改建。
2004 年,对上帕镇腊竹底村委会上帕镇腊竹底村委会的腊竹底水沟加固防渗 2150 米,达普洛村委会的达普洛水沟加固防渗 2050 米,尼子洛水沟加固防渗 930 米,托扒水沟加固防渗 1918.3 米,上帕镇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 29.75 万元。
2005 年,福贡县内完成农田差不多建设 7308.7 亩,田间沟渠建设7208.24 米,共投人资金 118.13 万元,其中坡改梯建设 2331 亩,投人资金 58.2 万元,小改大农田建设 438.6 亩,投人资金 6.5 万元,中低产田改造 4377,8 亩,投入资金 36.03 万元,完成田间沟渠建设 7206.24 米,投人资金 36.03 万元。
2006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完成农田差不多建设 7973亩,田间沟渠建设 1310 米,共投人资金 69 万元,为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7 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完成农田差不多建设 0.5
万亩,田间沟渠建设 12 件,共计 29 条,总长 22225 米,共投人资金 171万元,为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8 年,对上帕镇施底村施底水沟、上帕镇达友、曲古节水沟、上帕镇知子罗村亚务广水沟、上帕镇腊竹底村施几水沟、上帕镇腊吐底村罗货柯水沟、石月亮乡利沙底村扎利周玛底水沟、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几米底水沟、匹河乡瓦娃村腊尾水沟水沟 8 条水沟进行了加固防渗建设,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19224 米,改善了 4564 亩灌溉面积的灌溉条件,估算完成投资 283.5 万元。其中①上帕镇施底村施底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4500 米,耗用水泥 235.28 吨,受益灌溉面积 267亩,估算完成投资 54 万元。②上帕镇达友、曲古节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2771 米,耗用水泥 135.4 吨,受益灌溉面积 1108亩,估算完成投资 32 万元。③上帕镇知子罗村亚务广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2100 米,耗用水泥 116.74 吨,受益灌溉面积 719亩,估算完成投资 26 万元。④上帕镇腊竹底村施几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1680 米,耗用水泥 87.84 吨,受益灌溉面积 328 亩,估算完成投资 22 万元。⑤上帕镇腊吐底村罗货柯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1200 米,耗用水泥 33.12 吨,受益灌溉面积 172 亩,估算完成投资 13.2 万元。⑥石月亮乡利沙底村扎利周玛底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1100 米,耗用水泥 58.37 吨,受益灌溉面积267 亩,估算完成投资 14 万元。⑦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几米底水沟防渗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1100 米,耗用水泥 66.9 吨,受益灌溉面积 500 亩,估算完成投资 21.5 万元。⑧匹河乡瓦娃村腊尾水沟水沟防渗
加固工程共计完成加固防渗长度 4773 米(其中新开挖加固长度 2370 米),耗用水泥 221.05 吨,受益灌溉面积 1203 亩,估算完成投资 100.8 万元。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不断进展,福贡县面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投资需求,对水利筹资机制创新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究,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结合筹资、融资办水利的新农村水利建设机制。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民办公助原则,充分发动群众投投身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把水利建设变为群众自身谋求进展的自觉行动,使政府投入与群众自愿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了福贡县农田水利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
1.2.4 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进展状况 福贡县大部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专门是农业用水设施,因建设标准较低、配套不完善,修理更新不及时,造成设施老化失修、利用效益低下,难以适应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由于缺乏扶持政策,开发难度大,投入不足,使节水设备和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内在动力不足,节水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经济有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关键技术。全县节水灌溉进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制约其进展的要紧因素为:
(1)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福贡县耕地质量不高,优质农田较少,山地多,平坝少,利用不合理,水源问题难以解决,因此进展灌溉农业比较困难。
(2)受干部、群众缺乏节水意识的制约。宽敞干部群众对节水灌溉,专门是旱田节水灌溉缺乏足够的认识,受传统用水观念的制约,没有树立水担忧意识和节约用水的观念,靠天吃饭的思想十分严峻,没有认识到节水灌溉所带来的庞大效益。
(3)受资金不足的制约。资金不足是制约节水灌溉农业进展的要紧因素,专门是旱田节水灌溉投资大、任务重,因此,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已迫在眉睫。
福贡县耕地面积 112113 亩,其中:水田 18420 亩;旱地 93694 亩。从福贡县土地及种植特点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积极改造现有农田,大力进展节水新技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有效利用土地,建立节水、稳产农田,进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创建现代生态农业进展空间宽敞。
3 1.3 水资源状况
1 1.3.1 水资源
1 1 、水资源总量
依照福贡县水利志得出,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425.9 亿 m³,水资源比较丰富。
2 、地表水资源
福贡县境内的河流均属怒江水系。怒江为中国西南地区大河,发源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注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後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从河源至人海口全长 3240 公里,中国部分 2019 公里;总流域面积 325,000 平方公里,中国部分 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 700 亿立方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福贡县境内怒江全长 129km,流域面积 2724.64km2 ,年径流量约 425.9亿 m³。境内有大小溪流 161 条,天然常年溪流 49 条,分别自高黎贡山东坡和碧罗雪山西坡呈“非”字型注入怒江,49 条天然常年溪流的流域面积为2150.04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 26.25 亿 m³,多年平均产水量 19.95 亿 m³。各条支流的水文特点值如见表 1~2。
表 表 1 1 ~ 2
怒江水系要紧支流的水文特点值表
序号 河名 发源地 长度(m)
积水面积(km2 )
备注 1 子愣河 碧罗雪山 16 85.91 左岸 2 碧巧孔河 碧罗雪山 9 22.5 左岸 3 匹河 碧罗雪山 15 69.78 左岸 4 头鲁河 高黎贡山 12.39 36.2 右岸 5 拉布罗河 高黎贡山 18.58 94.8 右岸 6 瓦娃河 高黎贡山 6 9 右岸 7 本拉俄河 碧罗雪山 7 15 左岸 8 泽玛河 碧罗雪山 19.3 89.61 左岸 9 六慢河 碧罗雪山 9.13 24.21 左岸 10 甲弩河 碧罗雪山 12.3 44.28 左岸 11 子里甲河 碧罗雪山 15.5 51.7 左岸 12 加车河 碧罗雪山 9.8 36.68 左岸 13 茶认河 高黎贡山 6.8 18.8 右岸 14 普仕河 高黎贡山 16.23 49.64 右岸 15 恰打河 高黎贡山 9.83 22.17 右岸 16 俄冲河 高黎贡山 5.5 13.2 右岸 17 腊木甲河 高黎贡山 20.12 93.64 右岸 18 阿南米们河 碧罗雪山 12.2 32.2 左岸 19 木古甲河 高黎贡山 13.2 79 右岸 20 拉甲木底河 碧罗雪山 8.7 14 左岸 21 腊吐底河 高黎贡山 13.3 38 右岸 22 上帕河 碧罗雪山 12.1 50 左岸 23 施底河 高黎贡山 15.2 94.1 右岸 24 腊竹底河 碧罗雪山 15.6 25.2 左岸 25 达普洛河 碧罗雪山 6.5 16.6 左岸 26 珠明林河 高黎贡山 7 14.5 右岸 27 以四德河 碧罗雪山 7.2 20.7 左岸 28 鹿马登河 碧罗雪山 10.6 22.2 左岸
序号 河名 发源地 长度(m)
积水面积(km2 )
备注 29 干部河 高黎贡山 11.1 38.4 右岸 30 麻甲底河 碧罗雪山 12 42.3 左岸 31 阿洛底河 碧罗雪山 11.4 33.6 左岸 32 亚目河 高黎贡山 24.3 192 右岸 33 达各河 高黎贡山 15.6 40.4 右岸 34 力石河 碧罗雪山 10.2 44.3 左岸 35 米吾洛河 高黎贡山 10.8 25.5 右岸 36 利沙底河 碧罗雪山 15.3 114.2 左岸 37 害咱河 高黎贡山 15.6 37 右岸 38 老娃达河 高黎贡山 12.4 42.1 右岸 39 老屋河 高黎贡山 16.5 59.09 右岸 40 旺基独河 碧罗雪山 7.7 16.6 左岸 41 木克基河 高黎贡山 15.2 26.7 右岸 42 咱安河 碧罗雪山 7.4 95.4 左岸 43 达望河 高黎贡山 10.5 17 右岸 44 古当河 碧罗雪山 12.3 93 左岸 45 布腊河 碧罗雪山 5.9 42.3 左岸 46 媚泥多河 碧罗雪山 8.3 21.3 左岸 47 路借洛河 高黎贡山 13.3 30.6 右岸 48 知子洛 碧罗雪山 7.2 15.7 左岸 49 木加甲 高黎贡山 11.6 41.5 右岸 3 、地下水资源 福贡县产生浅层地下水的要紧岩层为基岩,此类岩层分布较为广泛,由于雨季部分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比较丰富,福贡县属红色源碎屑岩水文地质区,地下水、河水为上层滞水,要紧表现为土壤水、坡残积层的孔裂隙水,多消耗于蒸发,潜水多表现为基岩构造裂隙水,潜水面的形状不规整。坝区阶地中的潜水,常有 0.1~0.5m³/s 的泉水露出,均为降水补给,
局部为砂砾层孔隙承压水,深埋 6~10m,要紧为向心水系补给。
2 1.3.2 水资源利用情形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 425.9 亿立方米,其中县产水资源量为19.95 亿立方米。怒江可作为大型水电站开发外,其余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37.5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 5.4 万千瓦,目前,仅开发 5665 千瓦,占可开发利用容量的 10.5%,具有专门大的开发潜力。福贡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 35 座中小水电站,其中已建设完成中小水电站有 22 座。
福贡县水资源总量丰富,但项目区现有耕地以梯田、望天田和旱地以坡地为主,属于山区和半山区,难以直截了当灌溉。其中:农业需水量为5150.8 万 m³,工业生产需水量为 680 万 m³,城镇生活用水 51.82 万 m³,乡村生活用水 212.55 万 m³,目前,全县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占全区水资源总量 2.07%,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
2018 年福贡县耕地面积 112113 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38736 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34.55%;节水灌溉面积 13317 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11.88%。福贡县耕地质量不高,优质农田较少,要紧表达在以下方面:山地多,平坝少,利用不合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难能力较弱。灌溉渠道大部分为土渠,沟渠淤积、倒塌、渗漏严峻。同时由于渠道配套不完善,大部分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故挖掘配套的潜力庞大。
3 1.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开发潜力
1、土地资源总量 福贡县土地资源总量即为全县土地总面积 2756.44 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牧业用地、渔业用地以及城镇居民点、交通、工矿、企业等其他用地。
2、土地资源可利用量及开垦利用潜力 土地资源可利用量要紧指可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量,包括可用于耕地、林地、牧业用地、渔业用地等土地资源量。福贡县全县耕地面积为 11.21万亩(已计入园地面积),林地面积为 770.23 万亩,牧草地面积为 12.0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 18.43 万亩,其他用地为 157.70 万亩,则全县土地资源可利用量达 969.570 万亩。考虑以后几年福贡县经济进展对土地的需求情形,结合全县的土地利用规划,推测规划水平年 2019 年、2020年及 2025 年全县的土地资源可利用量情形,具体详见表 1-4。
表 表 1 1- - 4
福贡县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与潜力推测表
单位:万亩
土地类别 现状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5 年 福贡县 耕地 11.21 11.21 10.352 10.348 林地 770.23 770.23 755.82 738.97 牧草地 12 12 10.89 8.98 园地 0 0 0 0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8.43 18.43 15.95 13.65 其他 157.7 157.7 190.63 222.74 小计 969.57 969.57 983.642 994.688
二、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 福贡县地处边疆,受专门地理环境和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进展较为缓慢,民族文化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峻不足,至今仍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宗教、高山峡谷一体的典型山区农业贫困县。全县以山地为主,95.2%的土地为山地,全县社会、经济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十分脆弱。到目前为止,全县没有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水利化程度专门低,尚有半数以上的村委会不通公路,水利化程度仅 15%,全县无一个水库,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虽经省、地区、县各级政府多年扶贫攻坚,至今还专门落后,贫困程度深,严峻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进展。
福贡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 6 个乡 1 镇均为省级“扶贫攻坚乡”。农民的生活差不多上才能依靠人背马驮,马在当地是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当地农民的生活差不多还处在贫困线以下,每年有 3 个月时刻吃包谷饭,差不多才能保证吃饱肚子,部分村子至今还没有通电。农民的住宅,全部还住在由政府扶持修建的屋顶用木板和石棉瓦,墙用木板和空心砖做的房子。虽经省、地区、县各级政府多年扶贫攻坚, 至今纯收入在 966 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达 40000 多人,这部分人口在全县 6乡一镇中均有分布,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严峻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进展。按照福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打算,扶贫攻坚与扶贫开发是全县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此次规划的10个重点灌区有着专门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长的光热、土壤条件,是全县水稻主产区。我县境内尽管水源丰富,但无相应配套工程设施,无较大的水利设施和完整的灌溉设施,境内水利化程度低下,经常造成农田需水灌溉时无水的局面。境区现有的耕地面积差不多上靠天吃饭,无法使土地高产稳产,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极其低下,严峻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进展。建设好水利设施是实现项目点农业生产进展和农民生活富裕的基础条件,通过改善灌溉条件,能够保证粮食稳产增产,推动农业经济,加快进展优势产业,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因此,作为能让农民直截了当受益的、近期就能发挥效益、建设要求最迫切的干支渠防渗工程,不仅仅是修理加固老化水利工程,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造福宽敞人民群众的“德政工程”。
同时,项目区种植农作物要紧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等为主,目前农产品单一,且又以粮食作物为主,当地农民群众专门难依靠如此的种植结构走上小康之路。
本项目通过渠道改造与续建,拟结合当地水土资源情形及福贡县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等,在项目灌区范畴内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大量进展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促进本地“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也是福贡县政府目前的首要任务。福贡县拥有资源优势以及庞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基础设施的制约作用,是福贡县经济进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福贡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进展步伐,为了促进福贡县新农村建设,为了繁荣稳固少
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可连续进展,建设灌区干支渠防渗工程有专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适宜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产业化生产的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将为本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制造积极的条件,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制造条件,对促进福贡县地点经济进展,加快全县整体脱贫的步伐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此外,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本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连续进展,有利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有利于当地促进社会的稳固和进步,并有利于振兴边疆农业生产的进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是党和政府“关怀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政策的具体表达,对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2 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可行性 此次项目的实施建设将改善灌溉面积 14893 亩,新增灌溉面积 38531亩的灌溉条件,为受益面积的灌溉用水提供了水源保证,提高有效农田灌溉率,减少群众年投入人力、物力,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项目区受益群众的建设积极性极高。
工程所需材料要紧是水泥、砂石、毛石等一般建材,这些材料在我县境内就能够购买,材料采购极为方便。
工程由福贡县水务局负责实施,水务局设有水勘队和工程治理站,具有助工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有 7 人,长期承担全县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积存了丰富基层的水利建设工作体会。在工程建设期间,设立工程指挥机构,建立工程资金使用财务治理制度,配备强有力的工程治理技术人员,加强施工治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在环境及生态方面,本项目工程要紧是渠道的修理和改造田间渠道,建设占用土地面积少,工程规模小,对当地环境无制约性因素,差不多可不能产生不利阻碍。
总之,工程的建设,群众积极性高,并已成立用水户协会,后续治理有保证,材料上方便,技术上可行,对改善当地群众的生存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福贡县的经济进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形
3.1 规划范畴与年限 规划编制的范畴:为福贡县 2018—2019 年 5 乡 1 镇 10 个灌区灌溉田间渠道的加固改造任务,灌区的固定渠道 260.88km 及配套建筑物;共涉及福贡县 5 乡 1 镇 11 个村委会(石月亮乡咱利村委会、知洛村委会,石月亮乡亚朵村委会,鹿马登乡鹿马登村委会,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委会,上帕镇腊乌村委会,上帕镇达友村委会,上帕镇达普洛村委会,架科底乡阿达委会,子里甲乡亚谷村委会,匹河乡老姆登村委会)。
规划基准年:2018 年; 规划水平年:近期 2018 年,远期 2019 年。
3.2 规划目标与任务 2018-2019 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完成 5 乡 1 镇的 260.88km 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物,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7 左右,灌溉保证率提高 75%左右,规划总灌溉面积 5.3346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8531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4935 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 1256 万 m³,年节约灌溉用水量 996.30 万 m³,年均粮食增产量 674.29 万 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 1511.99 万元。
2018 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完成 2 个乡镇,鹿帕灌区,包括 5 个灌区(鹿马登乡力吐灌区、鹿马登乡布拉底灌区、上帕镇腊乌灌区、上帕镇达友灌区、上帕镇达普洛灌区)的 126.90km 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物。
规划总灌溉面积 2.84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1.96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7 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 639.56 万 m³,年节约灌溉用水量 528.37 万
m³,年均粮食增产量 496.20 万 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 1112.66 万元。
鹿帕灌区任务如下:
(1) 加固改造上帕镇腊乌灌区腊乌村腊乌水沟、阿格底水沟、亚吾夺水沟、抗吾本水沟、亚吾夺水沟、娃底主水沟等 5 条水沟,共计加固骨干沟渠 17.5km,田间渠 14k m,每条骨干渠道进水口处设置铸铁闸门 1 道,改善灌溉面积 1300 亩,新增灌溉面积 5558 亩;
(2) 加固改造上帕镇达友灌区达友村达友大水沟、马卷水沟、罗干木心水沟、代社水沟等 4 条水沟,共计加固骨干沟渠 12km,田间渠 6k m,每条骨干渠道进水口处设置铸铁闸门 1 道,改善灌溉面积 1300 亩,新增灌溉面积 3272 亩; (3) 加固改造上帕镇达普洛灌区达普洛村达普洛施朵水沟、达普洛脱扒水沟、达普洛桐水沟、达普洛水沟等 4 条水沟,共计加固骨干沟渠 18.6k m,田间渠 7k m,每条骨干渠道进水口处设置铸铁闸门 1 道,改善灌溉面积1865 亩,新增灌溉面积 3256 亩; (4) 加固改造鹿马登乡力吐灌区 鹿马登村力吐抗朵水沟、力吐水沟、依四德水沟、托扒水沟、娃底水沟、亚格来水沟等 6 条水沟,共计加固骨干沟渠 17.5km,田间渠 14km,每条骨干渠道进水口处设置铸铁闸门 1 道,改善灌溉面积 2120 亩,新增灌溉面积 2500 亩; (5) 加固改造鹿马登乡布拉底灌区布底村达见米底水沟、布拉底水沟、尼苦王底水沟、施利水沟、亚格水沟、此波水沟、同丰水沟、把夺 1 水沟、把夺 2 水沟、四叶子水沟、亚嘠来水沟、刮米底水沟、以恐扒水沟等 13 条水沟,共计加固骨干沟渠 28.55km,田间渠 9km,每条骨干渠道进水口处设置铸铁闸门 1 道,改善灌溉面积 1777 亩,新增灌溉面积 5407 亩;
2019 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完成 1 个乡镇石月亮灌区-包括 2 个灌区(石月亮乡亚朵灌区、旺洛灌区)的 73.16km 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物,规划总灌溉面积 1.4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1.15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0.29 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374.836万m³,年节约灌溉用水量267.63万m³,年均粮食增产量251.34万 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 76.63 万元。
任务如下:
⑴加固改造石月亮乡旺洛灌区 知洛村亚洁及独水沟、娃底水沟、咱利村腊那罗水沟、亚左洛水沟、咱利水沟、结门底水沟、面专门水沟、旺洛水沟、亚洛称水沟等 9 条水沟,共计加固骨干沟渠 31.9k m,田间渠 12 km,每条渠道进水口处设置铸铁闸门 1 道,改善灌溉面积 1900 亩,新增灌溉面积 9974 亩; (2)加固改造石月亮乡亚朵灌区亚朵村捌个底水沟、扣捌底水沟、达革水沟等 3 条水沟,共计加固骨干沟渠 9km,田间渠 5km,每条骨干渠道进水口处设置铸铁闸门 1 道,改善灌溉面积 968 亩,新增灌溉面积 1521 亩; 2019 年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完成 3 个乡镇架匹灌区,包括 3 个灌区(架科底乡阿达灌区、子里甲乡亚谷灌区、匹河乡布来灌区)的 55.28km 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及配套建筑物,规划总灌溉面积 1.07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0.74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3 万亩,新增灌溉供水能力 242.097 万 m³,年节约灌溉用水量 108.428万 m³,年均粮食增产量 188.11 万 kg,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 68.82 万元。
3.3 工程类型及布局 工程布局要紧依据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构建水资源节约、爱护、配置和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大框架为前提。规划依照福贡县产业结构的调整特点,统筹考虑了地区间、城乡、坝区山区的差别,加大向缺水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依据当地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连续进展的要求,本规划切实针对福贡县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布局,水源工程和渠系防渗改造工程要紧布置在工程性缺水严峻及水利化程度低的区域,因地制宜选择工程类型,工程布局与现有水利工程相结合,并与当地社会经济进展规划、其他水利规划相衔接,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做到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长远性。
3.4 规划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本次规划要紧建设内容是:对福贡县的上帕镇、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和匹河怒族乡 1 镇 5 乡的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改造与续建,规划新建灌溉渠道 92.15km(流量均<1m³/s),改造防渗灌溉渠道168.70km,新建取水坝 57 座(引水流量均<1m³/s),配套渠系建筑物 57 处,规划灌溉面积 5.3466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3.8531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935 万亩。其中:
2018 年~2019 年规划建设内容为:新建“三面光”防渗灌溉渠道92.15km,改造防渗灌溉渠道 168.70km,新建取水坝 57 座,配套渠系建筑物 57 处,规划总灌溉面积 5.3466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3.8531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4935 万亩。
2018~2019 年规划估算总投资 6063.83 万元,其中:2018 年投资2117.77 万元;2019 年投资 1955.68 万元;2019 年投资 1990.16 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为:中央财政补助 2400 万元,省级财政补助 2400 万元,其余的 1263.8...